《宝林寺六景·其五闻经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宝林寺内的一处奇景——闻经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闻经石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与佛法的微妙联系。
首句“无论晨钟午磬时”,描绘了闻经石所在环境的宁静与庄严,无论是清晨的钟声还是午后的磬音,都未能打扰到它。这暗示了闻经石与时间的超然关系,仿佛它与世隔绝,不受时间的束缚。
接着,“堂前惟恐听经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闻经石对佛法的专注与渴望。即使在僧侣们诵经的时刻,它也似乎在等待,生怕错过每一次的教诲。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闻经石一种虔诚而执着的精神状态。
“世间那有痴如石”,诗人在此发出感慨,将闻经石与世间万物对比,突出了它的独特之处。这里的“痴”并非贬义,而是赞美之词,意味着闻经石对佛法的追求达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它仿佛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专注。
最后,“住在深山已不痴”则深化了这一主题。闻经石虽然身处深山之中,远离尘嚣,但它的心灵却因佛法的洗礼而不再“痴”。这里的“痴”指的是世俗的欲望和杂念,闻经石通过与佛法的接触,实现了内心的净化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闻经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即通过修行与佛法的结合,个体可以实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