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茭莲好,山低竹树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开卷(kāi juàn)的意思:指开始阅读一本书或翻开书籍的动作,也比喻开始学习或研究一门学问。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砧(qiū zhēn)的意思:秋砧是中国的一个成语,意为秋天的蝉鸣声。它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和氛围。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整襟(zhěng jīn)的意思:
犹整衣。 汉 袁康 《越绝书·陈成恒内传》:“愿一与 吴 交天下之兵於中原之野,与 吴王 整襟交臂而奋 吴 越 之士。”《后汉书·崔駰传》:“当其无事,则躐缨整襟,规矩其步。”
子时(zǐ shí)的意思:子时是指每天夜里的11点至1点,也是中国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第一时辰。
- 翻译
- 教导孩子时翻开书卷,遇见人就整理衣襟以示庄重。
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坚守晚年的品行,疾病缠身却更能保持最初的本心。
地处偏僻,茭白莲花盛开,山势低矮,竹林树木幽深。
向同伴们传达我的心声,明月当空,又听见秋天捣衣的声音。
- 注释
- 教子:教育子女。
开卷:打开书卷学习。
逢人:遇见他人。
强整襟:刻意整理衣襟显得正式。
再贫:即使贫穷。
晚节:晚年的行为或品德。
初心:最初的决心或本心。
地僻:偏远的地方。
茭莲:水生植物,如茭白和莲花。
好:优美。
山低:山势低矮。
竹树深:竹林树木茂密。
燕社:比喻志同道合的人群。
明月:明亮的月亮。
秋砧:秋天捣衣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止斋即事二首(其二)》。诗人以教子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坚韧的人生态度。首句“教子时开卷”表达了对后代的教育重视,通过读书传承知识与品德;“逢人强整襟”则体现了诗人即使在与人交往中也保持端庄严谨的品性。
接下来,“再贫看晚节,多病得初心”两句,诗人强调即使生活贫困,也要坚守晚年的节操,疾病缠身时仍能不忘初心,体现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后两联“地僻茭莲好,山低竹树深”描绘了宁静而清幽的自然环境,暗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隐逸之志。
最后,“寄声同燕社,明月又秋砧”以燕雀为友,寓言自己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度时光,同时借明月和秋砧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家国之思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景,寓情于物,展现了陈傅良淡泊名利、坚守初心的生活态度和高尚人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 赠宜春官妓赵佛奴
赵家姊妹,合在昭阳殿。
因甚人间有飞燕。
见伊底,尽道独步江南,便江北、也何曾惯见。
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长带桃花笑时脸。
向尊前酒底,得见些时,似恁地、能得几回细看。
待不眨眼儿、觑著伊,将眨眼底工夫,剩看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