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庾信答林法师诗》
《同庾信答林法师诗》全文
南北朝 / 江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客行七十岁,岁暮徂征

塞云凝不解陇水无声

君看日远近,为忖长安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陇水(lǒng shuǐ)的意思:指陇山以北的黄河水流。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徂征(cú zhēng)的意思:指远征、出征,通常用来形容军队出发征战的场景。

注释
客行:指远行的旅客。
七十岁:年龄,这里是形容年事已高。
岁暮:年终,岁末。
远徂征:远行,出征。
塞云:边塞的云彩。
凝不解:凝聚不散开。
陇水:陇山一带的河流,代指边疆地区。
冻无声:因寒冷而冻结,没有流动的声音。
日远近:太阳的远近,比喻时间或距离。
为忖:忖度,思考估量。
长安城: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代指故乡或心中挂念的地方。
翻译
旅客已行走至七十岁高龄,岁末时节却还要远行征途。
边塞的云凝结不散,陇山的水流冻结,没有丝毫声响。
你看看那太阳的远近,心中思量着与长安城的距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在岁末时踏上远行的凄凉景象。"客行七十岁,岁暮远徂征"两句表明了诗人的高龄和旅途的遥远,这种境遇让人不禁感慨。"塞云凝不解,陇水冻无声"则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气氛,塞上积云未散而已凝固,河流被严寒封冻,连水声都听不到了,这些都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

最后两句"君看日远近,为忖长安城"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故乡和往昔生活的眷恋与思念。这里的“为忖”意味着深深地思虑,诗人在遥远的地方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心中盘旋的是对长安城的记忆,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时间上的隔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江总
朝代:南北朝   字:总持   生辰:519~594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猜你喜欢

张萱作妃子夜游图子由谓之秦虢并驱争先图文潞公司马公东坡兄弟一时名胜洎宣和宸翰在焉藏诸御府后归绍兴权倖家复为开禧权倖所有更化后景献仲兄得之

孰挥若木枝,日驭不可勒。

志士分寸惜,长绳系不得。

忽观此图使我伤,使我痛愤嗟三郎。

三郎飞入月中去,回首不知宫漏长。

金羁金勒控紫缰,玉花玉面下采床。

天阶夜色净如洗,宫弯促?相抵当。

十家三国归模写,不写渔阳闹胡马。

较来不画亦不妨,囧囧莫掩张曲江。

宣和宸奎独烂烂,元祐名卿题得满。

既归天上誇袭藏,又落人间作奇玩。

沉思恶衣菲饮食,过门不子呱呱泣。

张萱已矣倘可呼,为我只作涂山图。

(0)

次李东迁寄娄云西两诗韵·其一

远明双白倦揩摩,镜里星星绿变皤。

凝不飞云疑有蒂,润潜分井信无波。

鹤安屡空都忘去,鼠笑长贫绝见过。

宛转门前听歌鸟,倚风疏柳正婆娑。

(0)

代竹岩送史侍郎·其二

荷橐风高北固秋,黄童白叟拥行舟。

旧盟不冷在群鹭,归兴绝攀回万牛。

传自教明南国后,可容寇借一年不。

旌麾小试经纶手,此惠何烦敛壹州。

(0)

酬姜贫乐

我欲渊明伯仲间,为谁乾没静中闲。

直将目送孤鸿度,横截湖飞短艇还。

稍閒便同搜万象,更忙亦可看孤山。

是閒真隐多馀地,玄豹何尝肯露斑。

(0)

小圃即事四首·其四芳径初日

白白红红短短篱,自锄芳径简繁枝。

羲皇向上渊明老,此段家风说与谁。

(0)

冷泉待月·其一

犹自单衣怯夜阑,不风亭户子声乾。

平生知己莲峰月,不为衣单不倚栏。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