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而言先史意,誉谁必试众谋参。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撰县志的深切情感和复杂心境。首句“所期今昔力为担”,表明了诗人对于修邑志的期待与责任,他愿意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
接着,“每至淳漓必再三”描述了在修纂过程中,诗人对史料的严谨态度,反复核实,力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他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对读者负责的精神。
“因事而言先史意”则揭示了诗人撰写时的思考方式,即在叙述事件时,首先考虑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试图通过文字传达更深层次的历史启示。
“誉谁必试众谋参”表明了诗人对待赞誉的审慎态度,他认为在评价某人或某事时,应当广泛听取多方意见,避免偏见,力求公正客观。
“文如有阙真余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即使文字中存在不足之处,他也认为那是自己的过失,体现了自我反省的精神。
“献或无徵亦邑惭”则反映了诗人对作品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即使作品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或证实,他也感到愧疚,体现了对作品质量的高标准追求。
最后,“渺渺中心谁与察,此身已拟怨劳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身付出的反思。尽管外界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努力和牺牲,但他已经接受了这份劳苦作为自己职责的一部分,既包含了对工作的热爱,也蕴含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撰述的严谨态度和高度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新涨
霁馀眺骤潦,稍退尚淫滟。褰裳涉寒郊,陆处舟可?。
大鱼亦陵居,小者落濠堑。
蛙黾栖城根,荇藻萦门坫。
偃树河中出,水田鸥所占。
冒槛瓮盎游,行泥履綦玷。
苔痕升阁道,湿菌生床簟。
横流咎川后,断火饥商店。
茫然大块失,沮洳愁昏垫。
丘陵贤圣没,黄土沉古窆。
四顾浩无涯,沉忧萦百念。
濯缨庶自娱,啸歌良不厌。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