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巘沮洳深,渐觉所历低。
水清亦可度,戒仆踰前溪。
壁飞(bì fēi)的意思:指遇到危险或困难时,立即逃跑或离开。
独闻(dú wén)的意思:只有自己听到,别人没有听到。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过雷(guò léi)的意思:指能够成功地避开危险或灾难。
沮洳(jù rù)的意思:失望、沮丧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禽鸟(qín niǎo)的意思:指禽鸟类,也用来比喻人的行为轻浮不正派。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瘦马(shòu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本状态不好,经过一番努力或改变后变得出类拔萃。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土屋(tǔ wū)的意思:指建筑简陋、不牢固的房屋。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雨骤(yǔ zhòu)的意思:指雨势突然加大,下得很急很猛。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雨中度南口》描绘了雨中行进的艰难与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坚韧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首句“山寒绝禽鸟,独闻子规啼”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寒冷的山景,只有子规鸟的啼鸣打破了这份宁静,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石壁飞雨骤,众木摇凄凄”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急,以及风雨交加中树木摇曳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动态美。
“瘦马蹴乱石,高下齧其蹄”则将视角转向了行进中的马匹,通过马蹄在乱石间跳跃的细节,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这一句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陟巘沮洳深,渐觉所历低”描述了行进过程中的地形变化,从高山到低谷,体现了旅程的起伏与探索精神。“暝色起亭午,土屋流寒泥”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傍晚时分,寒泥覆盖着简陋的土屋,营造出一种既冷清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最后,“须臾过雷声,倏忽生晴霓”写出了天气的突然变化,雷声过后,出现了彩虹,象征着困难之后的希望与美好。而“水清亦可度,戒仆踰前溪”则表达了诗人对前方道路的期待与谨慎,显示了面对未知时的智慧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多变,也反映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晚家西山傍老姥,十月作雪天恶苦。
斗新剪茅成小屋,只开东窗关北户。
树梢扑地落冻螭,啾啾瓦雀吟朝饥。
禽虫此时若不利,山客高斋今独宜。
五斗秫米作酒酽,阿妇来言勿酤店。
鲜鱼出冰黄玉光,松火入突碧烟燄。
我笑袁公诚老迂,雪中僵卧如小夫。
复笑子猷好生事,夜半击桨依风蒲。
不如坐对家人面,酒酣高歌一曲还敲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