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云顶观日出》
《飞云顶观日出》全文
明 / 黎延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高峰直插白云中,攀履巉岩上碧空

夜半亭前观日出扶桑千仞海门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飞云顶观日出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首句“高峰直插白云中”,以“高峰”作为主体,形象地展现了山峰之高耸入云,仿佛要与天边的白云相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攀履巉岩上碧空”,描述了攀登至山巅的过程,通过“攀履”和“巉岩”的细节,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暗示了观者对美景的执着追求。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动态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与天地对话的境界。

第三句“夜半亭前观日出”,点明了观景的时间和地点。在夜半时分,于亭前等待日出,不仅体现了观者对自然奇观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宁静时刻的珍惜。最后一句“扶桑千仞海门东”,以“扶桑”象征日出之地,进一步强化了日出的壮观与神圣感。“千仞”形容日出时的景象如同从海门东升起的巨轮,气势磅礴,令人震撼。整个画面仿佛是一幅动态的画卷,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壮丽的自然世界之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飞云顶观日出这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仰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黎延祖
朝代:明

黎延祖(约一六二七—?),字方回。番禺人。遂球长子。明思宗崇祯贡生,以父荫锦衣卫指挥佥事。明亡,隐居不仕。有《瓜圃小草》。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雨夕枕上作

鬓毛日夜雪霜稠,冉冉年光逝肯留。

酒力但资愁作祟,雨声偏与睡为仇。

铭旌官职眼前事,史册姓名身后忧。

毕竟此生何处是,江湖万里有孤舟。

(0)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五首·其二

路拥新霜叶,溪馀旧涨沙。

栖乌初满树,归鸭各知家。

世事元堪笑,吾生固有涯。

南村闻酒熟,试遣小僮赊。

(0)

炊米不继戏作

敢羡晨兴费万钱,口边纵理信前缘。

高年虽获殿诸老,一饱常如登九天。

架上有书吾已矣,甑中无饭亦陶然。

蓬门一闭还旬日,实怕闲人搅昼眠。

(0)

明日复雨排闷二首·其二

此老在家如出家,蒲团趺坐读南华。

湿云不散雁呼伴,幽室无声灯坠花。

心法先当破巢窟,世缘最忌养萌芽。

行年七十方知悔,万事无涯生有涯。

(0)

往事

海内横流日,吾犹及建炎。

众医虽共视,久疾固难砭。

黠虏方观衅,行宫未解严。

时平逾五纪,话此涕常沾。

(0)

夜寒起坐待旦

惝恍不成寐,揽衣寒夜中。

青荧煨芋火,鞺鞳鼓帘风。

巷犬声如豹,山童首似蓬。

悠然束书坐,徐待日生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