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阴(fēn yīn)的意思:指某事物的好坏、优劣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老书(lǎo shū)的意思:指古老的书籍,也比喻过时、陈旧的观念、知识或文化。
离身(lí shēn)的意思:离开身体,指人或事物与身体分离。
秘藏(mì cáng)的意思:秘密隐藏或保留下来的宝贵物品或知识。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世尘(shì chén)的意思:世间的尘世纷扰,俗世的纷争和繁忙。
书城(shū chéng)的意思:指学问渊博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泛指书籍丰富的地方。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绨椠(tí qià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刚正,言行端庄,不苟言笑。
同光(t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夫妻同享荣华富贵,共同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校刊(xiào kān)的意思:校刊是指学校出版的刊物,通常用于传播校园内的信息和展示学生的成果。
著录(zhù lù)的意思:记录或登记事物的详细信息
惜分阴(xī fēn yīn)的意思: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对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珍惜,力争不放过任何机会。
- 鉴赏
此诗《题傅沅叔藏园校书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陈宝琛,字伯严,号石遗,是晚清著名学者、诗人,以经学、史学研究著称。此诗描绘了对书籍与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知识传承的自豪感。
首句“投老书城祓世尘”,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晚年投身于书籍之中,远离世俗尘嚣,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廿年绨椠未离身”一句,强调了诗人二十年如一日地与书籍为伴,体现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寻山犹惜分阴暇,隔海亲搜秘藏珍”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珍贵文献的珍视。他不仅在陆地上寻找山中的隐秘知识,还跨越海洋,亲自搜集海外的珍贵藏书,体现了其广博的学术视野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取次校刊媲黄顾,会著过录陈”则表明了诗人对书籍整理与出版的重视,他将收集到的书籍进行校对、刊印,并与古代学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成就相比较,表达了对自己工作的自豪和对后世影响的期待。
最后,“一楼双鉴松声里,已傲同光几辈人”两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在松林环绕的一楼中,诗人独自鉴赏着书籍,仿佛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人,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这既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自信,也是对知识力量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书籍与学问的深情厚爱,以及对知识传承的自豪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学术精神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楼春.题陈仁先南湖寿母图
云英英溪堂。正兰馨夕膳,梅点春觞。
几度招邀山意,吸嘘湖光。佳处占,鸥凫乡。
看婺星、连宵荧煌。
况鱼脍双供,鹿车共挽,膝下有仙郎。
年年祝,慈晖长。看双堤缋幅,淡抹浓妆。
最好匊波涤研,临池题香。还整顿、閒篇章。
趁柳阴、篮舆扶将。看家庆屏开,瑶池绮窗春未央。
金缕曲
惯醉长生酒。是前身、安期飞舄,浮丘挹袖。
鼎鼎百年皆寂寞,肯负持螯双手。
问蛉蠃、二豪知否。
不喻茗柯微妙理,便三杯、两盏终多又。
持此意,为君寿。羡君无事如犀首。
尽随宜、千场盘礴,月天花候。
此乐未须儿辈觉,此事今人稀有。
恁日涉、园林如绣。
四海子由真健者,定白须、红颊长厮守。
还起舞,对花侑。
江南春
颓柳敧台,明漪浅甃,青瑶相拱如笏。
笼诗壁坏,冷旧家、垂露秋笔。门外稀来辙。
沧浪近、步尘更洁。
几料理、簃南莳药,池北横书,吴皋占断烟月。
飞仙去,飘绛节。想汗漫青城,梦攀萝葛。
山阳剩侣,尚解说、胭脂晴雪。邻笛惊风歇。
斜阳外、画阑凭热。
归隐几人,秋语泠泠,枫根暗泉呜玦。
瑞鹤仙
车尘萝薜碍。有杳浦琴尊,旧巢痕在。
寒流凤城背,又西峰半萼,向人横黛。佳邻惯买。
便家具、残书共载。
惜馀香、凄入珍丛,容易酒边憔悴。休怪。
百年乔木,三宿空桑,等闲一嘅。吾庐恁爱。
藏身耳,万人海。
属劳禽须识,风枝三币,莫当栖香客待。
倦黄昏、愁倚荒阑,瘦藤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