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回临露蕙,斜转护风筠。
取适非萧范,谁论故与新。
这首诗描绘了漫步于曲折长廊中的愉悦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廊道之美,以及在其中行走时的身心感受。
“曲廊堪屧步”,开篇即点明了行走的地点——弯曲的长廊,适合穿着便鞋缓步而行。“佳景每迎人”,接着描述了沿途不断映入眼帘的美景,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行人准备的惊喜。“行饭真强体”,诗人提到在行走中品尝食物,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也增强了体力。“寻诗恰得神”,在探索美景的同时,灵感涌现,找到了创作诗歌的灵感,精神得到了升华。
“曼回临露蕙,斜转护风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廊周围的环境,露水滋润的蕙草,微风轻拂的竹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取适非萧范,谁论故与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追求的是内心的舒适与满足,并不拘泥于传统或新潮,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嗟乎天地黯淡白日黩,为鸱为鼠何反覆!
三月有客过江言,月望榕城人集木。
出者仰天皆屏息,入者和尘保走肉。
传闻男子得三人,伏尸流血耻臣仆。
泣曰三人者为谁?客云以耳不以目。
将疑将信听客云,迟之七日果来复。
督臣不挠被幽囚,生死存亡握粟卜。
屈指三山王邦伯,骂贼睢阳身为戮。
碧水丹山司马公,含笑就刃无颦蹙。
忠烈同时孰后先,刚锋交下血喷漉。
上有猛兽正负嵎,下有豺狼心久蓄。
张牙开齿狞人前,耽耽视之欲逐逐。
堂堂尽见七尺躯,下风稽颡惟俯伏。
悬河谈天舌槁然,肝胆冰寒形神觫。
三公浩气归山河,杀身成仁彼所独。
如是我闻闭紫桑,虚空掩口吞声哭。吁嗟乎!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哀今之人谁非食君禄。
《日哭三君子行》【清·彭鹏】嗟乎天地黯淡白日黩,为鸱为鼠何反覆!三月有客过江言,月望榕城人集木。出者仰天皆屏息,入者和尘保走肉。传闻男子得三人,伏尸流血耻臣仆。泣曰三人者为谁?客云以耳不以目。将疑将信听客云,迟之七日果来复。督臣不挠被幽囚,生死存亡握粟卜。屈指三山王邦伯,骂贼睢阳身为戮。碧水丹山司马公,含笑就刃无颦蹙。忠烈同时孰后先,刚锋交下血喷漉。上有猛兽正负嵎,下有豺狼心久蓄。张牙开齿狞人前,耽耽视之欲逐逐。堂堂尽见七尺躯,下风稽颡惟俯伏。悬河谈天舌槁然,肝胆冰寒形神觫。三公浩气归山河,杀身成仁彼所独。如是我闻闭紫桑,虚空掩口吞声哭。吁嗟乎!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哀今之人谁非食君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867c6a300a7558586.html
峨峨千丈松,挺生蓝溪侧。
种自新建来,根从蕺山出。
耸身立云表,枝柯散八极。
众芳仰广荫,攀援各努力。
中有幽兰姿,细草愧弱植。
瞻望徒殷勤,高卑不相及。
松枝忽下垂,一朝承颜色。
何以报长松,馨香保贞德。
谷口远烟暝,水石起寒色。
西溪有归人,东峰隐余日。
积雪封巉岩,微径雪中出。
残冰流复断,暗泉听还失。
不知荒寒中,前峰去安极。
稍见觳觫牛,怅望归飞翼。
侍郎昔挂冠,于此散愁疾。
画壁沧洲图,结屋云林侧。
溪南万竿竹,岁久渐蒙密。
为述净名意,更就支公室。
惭叹解巾非,何年此栖息。
晨昏候母安,此外便聋哑。
胜败两相忘,以金注若瓦。
万物质非铜,造化工始冶。
烦暑不入林,园中避炎夏。
浮云视岂真,松风听未假。
六月余雨泽,禾黍被原野。
二三素心人,弹琴敲棋者。
短服复散发,《黄庭》手常把。
高枕卧北窗,陶潜吾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