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博山垆》
《博山垆》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觉]韵

月影苍苔,闭门无剥啄

白云一缕高,幽人卧初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剥啄(bāo zhuó)的意思:剥削和压迫。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的静谧与隐逸之感。

首句“月影下苍苔”,以“月影”和“苍苔”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月光洒在青苔之上,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静谧与空间的深邃。苍苔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元素,更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

“闭门无剥啄”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闭门意味着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干扰,剥啄则是古代敲门声的拟声词,这里用来形容访客的敲门声。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干扰的排斥,突显了隐居生活的纯粹与自我追求的坚定。

接下来,“白云一缕高”将视角从地面提升至天空,引入了云的意象。白云轻盈、飘渺,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这一句与前文形成对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最后一句“幽人卧初觉”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状态。幽人,即隐居之人,这里的“初觉”不仅指刚醒来,也暗含了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与对自然界的亲近。通过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融入景物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月影、苍苔、白云、闭门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隐逸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明叔送一丈黄菊

菊开本丛丛,此种乃树树。

尝闻一丈黄,直谓庄周寓。

及兹锄移来,信可绳尺度。

乃知太华莲,十丈语非误。

陈君怯风景,酒尽不能酤。

遗我遣我愁,仍须堕言句。

更念贫无帷,何以致调护。

(0)

招审知步月

三年不对溪南月,况乃哦诗向君说。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凉人厌热。

林梢虽复乱蝉鸣,岂不大胜苍蝇声。

市声收尽浮桥寂,要子同来作细行。

(0)

过易简彦从

雨从笋怒长,春雨阴暗成。

关门有馀暇,散帙不妨清。

从仕亦何好,隐居无用名。

悠然会心处,便欲寄吾生。

(0)

次韵在伯送行

白石何凿凿,白鸟何鹤鹤。

吾行甚悠悠,物境自廓廓。

缅思友生良,顿使怀抱恶。

别辞固丁宁,醒矣转寂寞。

近犹已栏槛,远乃失城廓。

重惟始相遇,夫岂世所乐。

逮今信素交,是果天所酢。

相期振古风,相与务天爵。

兴时山水凭,意或风月托。

君亭足鸥鹭,我砌下鸟鹊。

诗盟寄閒嬉,笔势异强弱。

君诗似陈黄,君字如张索。

悠然正前瞻,渺矣已后落。

譬犹层台登,亦类中流泊。

怜我狂而疏,诲我详不略。

是行亦流转,敢谓逃束缚。

移官傥可归,故免听邻柝。

闲员苟得去,自此投远壑。

要期终身游,岂但今日约。

吾曹念元宾,学子慕有若。

至味匪盐梅,至乐非管籥。

四三分喜怒,非是论今昨。

扰扰与胶胶,休休仍莫莫。

(0)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其四

爱山驴倒骑,爱竹种借宅。

是能寓吾神,夫岂有断脉。

平生江南春,老去荆州客。

生徒叹飘萍,死乃悲墓柏。

(0)

冲谷道章少隐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十二韵奉寄并烦送似寓斋也

幽居非不佳,竹屋静以深。

春归邈亡踪,草木成嘉阴。

天气殊未快,令人头岑岑。

忽思从公谭,微风动衣襟。

白云何许在,引领劳我心。

平生诵佳句,三叹有遗音。

端如猛虎啸,百兽藏中林。

交游一周子,自昔已至今。

论道若有合,根源要追寻。

文章固定价,美玉同精金。

穷通我均乐,兹事要力任。

通脱不累物,贤哉阮瞻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