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昔为奴,所悲逢世昏。
愿以所支流,却寻到昆崙。
直者举其材,曲者寻其根。
直固不可遗,曲亦不可焚。
始知尧为心,清净自成尊。
比干不惮死,谏道久而存。
兢兢小臣祜,万死甘词繁。
《元和直言诗》【唐·张祜】东野小臣祜,圣朝垂泪言。微尘岂裨助,永负丘山恩。箕子昔为奴,所悲逢世昏。明时便钳舌,切恐负乾坤。臣当涉黄河,心目日且烦。分明在人世,不喻波浑浑。愿以所支流,却寻到昆崙。但穷此生感,没齿宁为冤。臣读帝王书,粗知治乱源。文思苟未安,讵得宾四门。陛下欲垂衣,一与夔契论。成汤事不尽,勿更随波翻。直者举其材,曲者寻其根。直固不可遗,曲亦不可焚。用材苟端审,帝道即羲轩。陛下复土阶,四方敢高垣。陛下喜雕墙,四方必重藩。畋猎岂无娱,汤泉岂无温。始知尧为心,清净自成尊。比干不惮死,谏道久而存。许由不务策,志士亦所敦。兢兢小臣祜,万死甘词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567c670ef9f858680.html
裨助(bì zhù)的意思:提供帮助或支持,起到辅助作用。
陛下(bì xià)的意思:用于尊称皇帝或帝王。
比干(bǐ gàn)的意思:比干是一个古代人名,也常用来形容忠诚、坚贞不屈的人。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成汤(chéng tāng)的意思:指古代商朝的第一位君王成汤,泛指有德行的君主。
垂衣(chuí yī)的意思:指衣襟下垂,形容人的衣着整洁、庄重。
垂泪(chuí lèi)的意思:流泪、哭泣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帝道(dì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统治者所采取的治国方式和治理原则。
雕墙(diāo qiáng)的意思:形容人们在细枝末节上花费过多精力,而忽略了大局或重要的事情。
东野(dōng yě)的意思:东方的田野,比喻辽阔广大的土地。
端审(duān shěn)的意思:指严肃、认真地审视、审查事物,不敢有丝毫马虎。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逢世(féng shì)的意思:指遇到适合的时机或机会。
复土(fù tǔ)的意思:指修复土地,使其恢复原貌或重新耕种。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浑浑(hún hún)的意思:形容思维迷糊,不清晰或不明确。
兢兢(jīng jīng)的意思:小心谨慎,恭恭敬敬。
讵得(jù de)的意思:难以得到,不易获得
夔契(kuí qì)的意思:形容言辞诚恳,真实可信。
乱源(luàn yuán)的意思:指混乱的根源或起因。
没齿(mò chǐ)的意思:形容人已经老得没有牙齿,也比喻事物已经非常陈旧。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丘山(qiū shān)的意思:丘山指的是山丘,比喻事物的高低、大小、重要程度等等。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四门(sì mén)的意思:四个门,指四个方向或四个方面。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随波(suí bō)的意思:随着水波的流动而移动,比喻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汤泉(tāng quán)的意思:指水流汩汩,泉水澄清,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畋猎(tián liè)的意思:指出外打猎捕猎。
土阶(tǔ jiē)的意思:指土地的阶梯,比喻社会地位低下。
王书(wáng shū)的意思:指文采华美的文章或书籍。
微尘(wēi chén)的意思:微小的尘埃或灰尘。
文思(wén sī)的意思:指文学才思,即对文学艺术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羲轩(xī xuān)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心目(xīn mù)的意思:心中的目标或理想
许由(xǔ yóu)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或变化难以预料,有时指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
治乱(zhì luàn)的意思:指有能力或方法来治理乱象,使秩序恢复正常。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支流(zhī liú)的意思:支流指的是河流或水系中的次要分支,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事物或概念的次要分支或派生物。
重藩(zhòng fān)的意思:指重重的城墙或围墙,比喻势力强大的地方势力或重要的屏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元和直言诗》,通过诗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忧虑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中,诗人首先提到自己作为“东野小臣”,在圣朝垂泪言之时,感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只能永远背负着国家的恩惠。接着,诗人以箕子为例,说明即使在明时也要保持沉默,以免辜负天地的期望。他决心穿越黄河,面对内心的烦扰,希望能找到源头,理解世界的真相。诗人表示,尽管身处人世,却难以理解波涛的浑浊,希望自己的贡献能如同支流汇入大海,最终到达昆仑,以此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治国之道的理解,认为君主应选拔正直之才,洞察事物的本质,无论是直还是曲,都应得到公正对待。他希望君主能像古代帝王那样,以清静之心治理国家,避免过度奢华的生活方式,如雕饰的墙壁和频繁的狩猎活动。诗人引用历史人物如比干和许由的例子,强调忠言的重要性以及志士的坚定信念。
最后,诗人以“兢兢小臣祜”自居,表示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即使付出生命也甘愿承受冤屈。他坚信通过正直的选材和公正的治理,国家可以达到与古代帝王相媲美的盛世。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展现了其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海漫漫,谁是求仙海外还。
浪说蓬莱金玉阙,虚无缥渺诳人间。
有人鼓浪冲波去,秋水连天不遇仙。
仙在人间人不见,升天入地求之遍。
徐福楼船东复东,一去东洋不复转。
海漫漫,空无际,那有仙舟海岛系。
辨石已无严君平,好奇偏笑秦皇帝。
崆峒山头拜广成,伊古帝尧闻真谛。
必静必清毋劳神,便是神仙长生计。
吁嗟乎,半生名利客,一梦入邯郸。
纵有神仙传妙语,世人枉自鍊金丹。
蓬莱海上空前后,石壁千寻战浪久。
记得坡公海上游,搜奇踏上蓬莱首。
土人为此弹子砣,圆熟可爱试携取。
笑携数枚海上归,十分海气囊八九。
乃作诗歌遗老人,自矜东海袖中有。
有时舞袖鼓风雷,疑是射鲛奔鲸吼。
有时拂袖散云烟,疑是下獭驱鱼走。
海汐去兮海潮来,去来呼吸坡公手。
坡公海外擅奇文,奇绝无出坡公右。
蓬莱见说变沧桑,袖里茫茫今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