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三》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

忽见黄庭丹篆句,犹传青纸朱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兴(chén xīng)的意思:晨兴意为早起、早起的时候。形容人早晨起床活动、工作的时候。

丹篆(dān zhuàn)的意思:指红色的篆刻,也用来形容字迹红润美丽。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华岳(huá yuè)的意思:指华山和岳阳两个名山,比喻名山大川。

青纸(qīng zhǐ)的意思:青纸指的是绿色的纸张,也用来比喻没有价值或不被重视的东西。

尸解(shī jiě)的意思:指尸体解剖或尸骨破碎的景象,比喻形容人或事物被彻底毁灭或破坏。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朱书(zhū shū)的意思:指用红色的墨水写字,意味着文章或著作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注释
符离道士:指代一位在符离之地修炼的道士。
晨兴际:清晨时刻。
华岳先生:可能是一位道教高人或有名的人物。
尸解:道教术语,指修炼成仙后身体消亡。
馀:遗留。
黄庭丹篆句:黄庭内丹经中的句子,黄庭是道家经典著作。
丹篆:道教修炼中的秘籍或符咒。
青纸小朱书:用青色纸张写下的红色小字,可能是指珍贵的手抄本。
翻译
符离道士清晨时分
华岳先生仙逝之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沈氏东老庵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中的“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两句,通过对比西邻的富裕与东老的清贫,揭示了物质财富并非幸福的唯一标准,而是心灵的满足和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而充实生活的向往。

“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两句,则展示了苏轼热爱交流、珍视知识的个性。他用白酒招待朋友,用黄金购买书籍,这不仅体现了他广交友好、乐善好施的一面,也反映出他对文化和学问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东老庵的描写,展现了苏轼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酬梅悦之大夫泽送行古句

读书何如事耕种,唇腐头童得饥冻。

半生塌翼堕江湖,仰视群飞困嘲弄。

闭门诵说不知悔,时以圣贤资折中。

饥来驱我向京华,为米折腰随所用。

一官此固初不恶,浪以讨论辞冗从。

梅公据鞍殊矍铄,满腹精神比钱凤。

新诗借我快笔端,省向江南赋云梦。

向来高门迩衡陋,杖履时来窥牖瓮。

今公三径为谁开,顾我五穷那易送。

会当投檄复言归,时访祇园谈不共。

(0)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二

往者南阳耕,相望鹿门翁。

时来拜床下,鸡黍相与同。

安知田舍中,离凤友伏龙。

我疑两州间,地美物亦丰。

故应钓游处,清泉荫高松。

人英何代无,傥有前贤风。

弓旌恐难致,羔雁或可通。

(0)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七

老来羞懒出人前,只欲隈岩傍水边。

多谢洞庭峰顶月,夜来向我十分圆。

(0)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四

春暖岩花处处红,住山境界乐无穷。

劳生奔竞何时已,说与还如耳畔声。

(0)

句·其四

得句怕难续,避人长转多。

(0)

寄临川诸旧兼悲二谢·其四

半岳摧峰怜二谢,孤坟宿草已蒙茸。

自叹蔡邕今老矣,铭言独不愧林宗。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