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晨生远雾,五里暗城闉。
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
这首诗描绘了雾的多变与朦胧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雾的形态和光影下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三晨生远雾”,开篇即点明雾的生成时间与地点,暗示雾的悠远与神秘。接着“五里暗城闉”一句,描绘了雾笼罩城市的情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深而模糊。
“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雾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面貌。风吹过时,雾仿佛细雨般飘洒;阳光照耀下,则如同游动的尘埃,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则进一步描绘了雾的瞬息万变,既有如烟般轻盈散去的瞬间,也有如同新出的佳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最后,“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两句,以自然界的生物活动为背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雾虽浓重,却不妨碍鸟儿在树间鸣叫,也不妨碍人们在花丛中采摘,体现了雾中的生机与和谐。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方师凿破天地髓,碧龙吹出冰霜寒。
一泓清澄绝泥滓,万窍号勋无波澜。
倒海翻江俱是幻,贮风留月得真观。
我来酌饮冷彻骨,飘飘此身在霄汉。
惠山之泉甘如饴,但随茗碗争新奇。
廉泉让水名匪欺,祗以贤者为品题。
此泉源流本曹溪,名之以定实亦宜。
尝试以手测其涯,雨不泛溢旱不亏。
莫言此乏蜿蜒姿,虫行蛭动皆可疑。
咫尺中閒涵世界,寂然心印本无碍。
不与儿童搅水浑,留照须眉长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