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戒 小 师 唐 /齐 己 不 肯 吟 诗 不 听 经 ,禅 宗 异 岳 懒 游 行 。他 年 白 首 当 人 问 ,将 底 言 谈 对 后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禅宗(chán zōng)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一派,以坐禅为主要修行方法,追求悟道的心性修持。
当人(dā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当仁不让、主动承担责任或担当重任。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谈对(tán duì)的意思:谈论时机适宜,内容准确无误
言谈(yán tán)的意思:言语交流和谈话的方式和内容。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 注释
- 不肯:不愿意。
吟诗:作诗。
不听经:不聆听佛家经典。
禅宗:佛教的一个宗派,强调顿悟。
异岳:指非同寻常的山岳,常用来指代禅宗圣地。
他年:将来,以后。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当人问:被人们询问。
将底:用什么。
言谈:言辞,话语。
对后生:与年轻人对话。
- 翻译
- 不愿作诗也不听佛经,对禅宗圣地懒得游历攀登。
将来老去面对人们的询问,该用什么言辞来对话年轻一代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戒小师》。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禅宗修行态度的独到见解和生活哲学。
"不肯吟诗不听经,禅宗异岳懒游行。"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仪式持有批判态度的情怀。诗人通过“不肯吟诗”和“不听经”,展示了对于形式主义的拒绝,以及追求内在真理和个人体验的渴望。"禅宗异岳懒游行"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禅宗修行者如同漫游于不同的心灵高峰,不为世俗牵绊。
"他年白首当人问,将底言谈对后生。"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岁月流转和生命智慧的深刻理解。"他年白首"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老去,而“当人问”则是外界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好奇与询问。“将底言谈对后生”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一生的体验和智慧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以此作为一种精神上的遗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生命意义以及知识传承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小师游方
莫辞脚力造诸方,佛法无多要久长。
历尽崎岖到平地,归来掀倒破禅床。
题李磐庵西潜图
何人意行山水重,草木惊笑来天风。
茅檐鸡飞犬升屋,屐声疾奏邻家翁。
逢迎初非乃翁事,盆盎净洁求无同。
一犁春雨饱膏沐,千顷秋日加曈昽。
恭惟耕稼我自出,敢与造物论丰凶。
树间井亦颇寒冽,门前石不烦磨砻。
愿公藉石饮此水,鸭猪肥大牛羊丰。
杖藜吾父坐吾祖,日望四海宽租庸。
太平果在放船手,此诗与画当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