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火维外,北达冰竁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翱翔(áo xiáng)的意思:指飞鸟高高飞翔的样子,形容自由自在地飞翔。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飞黄(fēi huáng)的意思:指迅速提升、迅速成功。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关梁(guān liáng)的意思:指守卫边防的军队或守卫关隘的官兵。
河源(hé yuá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火维(huǒ wéi)的意思:指火势猛烈,难以控制。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吉日(jí rì)的意思:指吉利的日子或吉祥的日子。
康庄(kāng zhuāng)的意思:指安康、安乐、幸福的场所或状态。
平夷(píng yí)的意思:平息战乱,使百姓安居乐业。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抢榆(qiǎng yú)的意思:指人们抢夺或争夺一物,而最终都无法得到。
十驾(shí jià)的意思:指十种驾驭的技能或能力。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行志(xíng zhì)的意思:指行为有志向、有抱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榆枋(yú fāng)的意思:指以榆木做成的门窗。比喻外表华丽而内里空虚的东西。
羽翮(yǔ hé)的意思:羽翮是一个比喻,形容人才或者能力超群,具有出类拔萃的才华和能力。
远适(yuǎn shì)的意思:远离故乡,到达合适的地方。
皂枥(zào lì)的意思:皂枥指的是黑色的栗子,也可以引申为黑色的马匹。在成语中,皂枥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或才能出众。
抟风(tuán fēng)的意思:指风势猛烈,形容风势强大。
追飞(zhuī fēi)的意思:追逐飞翔的鸟类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远适》描绘了诗人远行的决心和壮志。首句“吉日有远适,我行志四方”开门见山,表达了在吉祥的日子里,诗人踏上漫游四方的旅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西驰穷河源,东望临扶桑”展现了广阔的视野,暗示了行程的遥远和决心探索未知。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无论路途如何艰难,“南山可移,此案不动”的坚定信念:“南通火维外,北达冰竁傍”,表明他不畏艰险,无所畏惧。接着,诗人以“驽马积十驾,千里追飞黄”自励,即使是一匹普通马,只要坚持不懈,也能追上疾驰的黄龙,寓意着毅力与决心。
诗人又以大鹏鸟自比,表达飞翔天际的豪情:“大鹏发天池,抟风起翱翔。”然而,他也提醒自己和读者,不要沉溺于安逸,而应保持进取之心:“谁能守皂枥,不复驰康庄;谁能敛羽翮,但学抢榆枋。”这里暗含着对那些满足现状、不愿追求更大舞台的人的批评。
最后,诗人鼓励远行者要勇往直前,因为大道虽然平坦,但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日进不可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元代文人游子的豪迈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