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送暹上人》
《冬日送暹上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霜风刮地如刀镰,鸟不远飞鱼已潜。

何况发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

缘山涉水去几里,昼钵野饭谁来添。

毗陵旧寺苦欲到,索我赠行久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sòngxiānshàngrén
sòng / méiyáochén

shuāngfēngguādāoliánniǎoyuǎnfēiqián

kuàngxiāolěngcǎowèibīngxuězhān

yuánshānshèshuǐzhòufànshuíláitiān

língjiùdàosuǒzèngxíngrény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发冷(fā lěng)的意思:形容感到寒冷,冷得发抖。

飞鱼(fēi y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突然迅速跃升或突破。

刮地(guā dì)的意思:形容风势非常猛烈,吹得地面上的东西都被刮起来。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久淹(jiǔ yān)的意思:长时间被水淹没,比喻长期处于困境中,无法摆脱。

毗陵(pí líng)的意思:指非常接近或相当,毗邻。

入骨(rù gǔ)的意思:深深地影响到内心,使人无法忘记。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削发(xuē fà)的意思:指剃光头发,寓意舍弃一切,彻底改变。

野饭(yě fàn)的意思:指在野外吃饭,比喻艰苦、简陋的生活状况。

赠行(zèng xíng)的意思:赠送礼物并送行

翻译
寒霜烈风吹过大地如同刀割,鸟儿不敢远飞,鱼儿都已藏匿。
更何况剃发出家之人,冷气直透骨髓,即使草鞋也不怕冰雪沾湿。
翻山越水不知走了多少里,白天的饭食无人添加补给。
我急于前往毗陵的旧寺,盼你能给我一些赠品,不必久等。
注释
霜风:寒冷的霜风。
刀镰:像刀割一样的锋利。
鸟不远飞:鸟儿不敢远飞。
鱼已潜:鱼儿都藏在水底。
削发:剃发出家。
冷入骨:冷得透入骨髓。
草屦:草编的鞋子。
冰雪沾:被冰雪打湿。
缘山涉水:翻山越水。
去几里:走了多远。
昼钵:白天的饭碗。
野饭:野外的食物。
毗陵旧寺:毗陵的古寺。
苦欲到:非常想抵达。
索我赠行:请求我赠予旅途中所需。
无久淹:不要停留太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以霜风比喻为锋利的刀镰,连鸟儿都不敢轻易飞翔,鱼儿也藏匿于水底。诗人自己穿着简陋的草鞋,即使面对冰雪也不畏惧。他长途跋涉,沿着山路涉水,带着白天仅有的野餐,不知何处能觅得添食之人。他的目的地是毗陵的旧寺,心中急切但又希望能与友人多停留片刻。整体上,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旅途艰辛的坚韧态度。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寄陆太守·其一

今代怜才者,当湖子大夫。

以予骚圣后,狂简一时无。

奖借多诗笔,追随许酒垆。

报恩惭海客,慷慨泣明珠。

(0)

赠吕化州·其一

复阐先公道,为邦孝友馀。

世为臣子鹄,人读使君书。

德感金芝草,恩随白鹿车。

我怀阴雨好,欲向化州居。

(0)

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其三

水打村村碓,风烧岸岸田。

鸟声时出谷,云气忽沉天。

路尽无烟处,人寒欲雪前。

岁残无一可,兵马苦颠连。

(0)

顾云美六十·其一

寂寞松风寝,先皇御翰留。

心飞天寿月,泪尽海棠秋。

故国谁高卧,斯人更远游。

乱离过六十,知己在沧洲。

(0)

舂山草堂感怀·其十二

慷慨干戈里,文章任杀身。

尊周存信史,讨贼托词人。

素发垂三楚,愁心历九春。

桃花风雨后,和泪共沾巾。

(0)

送陈五黄门访药禅师·其一

白头陈给事,五岳去何迟。

君父真无所,神仙亦后时。

折梅过大庾,炊黍忆东菑。

此日宜高卧,浮山与尔期。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