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甑 山 宋 /赵 友 直 湖 心 一 凸 起 金 峦 ,举 目 浑 如 甑 底 看 。偃 月 苍 松 多 少 松 ,敲 风 翠 竹 两 三 竿 。石 头 苔 藓 痕 常 湿 ,叶 底 杨 梅 味 带 酸 。谁 学 林 君 来 结 屋 ,风 光 应 不 让 孤 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光应(guāng yìng)的意思:指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未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湖心(hú xīn)的意思:湖的中心部分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结屋(jié wū)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建房屋。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实现一个目标。
举目(jǔ mù)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凸起(tū qǐ)的意思:突出或凸出的部分
学林(xué lín)的意思:指学术界或学术圈。
偃月(yǎn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状或排列像弯曲的月亮。
杨梅(yáng méi)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像杨梅一样酸甜苦辣,多用来形容人生经历或情感体验丰富。
- 翻译
- 湖心突起一座金色山峰,望去就像在饭甑底部观看。
弯曲如月的苍松不知有多少株,几根翠绿的竹子在风中摇曳。
石头上长满青苔,常常湿润,杨梅叶下带着酸甜的味道。
谁能像林君那样在此建屋,这里的风光肯定不逊于孤山。
- 注释
- 湖心:湖的中心。
凸起:突出。
金峦:金色的山峰。
浑:完全,整个。
甑底:古代炊具饭甑的底部。
偃月:弯月状。
苍松:青翠的老松树。
敲风:在风中摇摆。
翠竹:翠绿的竹子。
石头:坚硬的石头。
苔藓:生长在石头上的绿色植物。
痕常湿:痕迹总是湿润的。
叶底:叶子下面。
杨梅味:杨梅的香气。
学:效仿。
林君:指代某位名叫林的人。
结屋:建造房屋。
风光:风景。
孤山:著名的孤山,可能指西湖的孤山。
- 鉴赏
这首宋诗《甑山》是赵友直所作,描绘了一幅湖中孤山的美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湖中心的小山比作金峦,比喻为甑底之景,形象生动。接着,他描绘了苍松偃月,翠竹敲风的静态与动态画面,展现出山间的勃勃生机。石头上青苔湿润,杨梅酸甜可口,这些细节增添了山间的自然情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林君选择在此结屋的赞赏,认为这里的风光丝毫不逊于孤山,充满了诗意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官军谣
官军四百数不足,衣甲鲜明好皮肉。
朝游江上簇军营,夜向城头攫人屋。
县官供应间迟速,虎符日日相迫促。
白沙乡兵御奔突,兵家胜负多番覆。
月落荒村鬼夜哭,桥头一矩明于烛。
剪衣谁作招魂曲,铃阁将军睡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