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时事歌十首·其十》
《时事歌十首·其十》全文
清 / 徐搢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边地烽烟若何四夷无事辄生波。

一波未息一波起,待旦难忘不枕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地(biān dì)的意思:边远地区;偏僻地方

不枕(bù zhěn)的意思:不睡觉,不休息

待旦(dài dàn)的意思:等待黎明,等待新的一天。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四夷(sì yí)的意思:指外国人或外族民族。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一波(yī bō)的意思:形容连续的行动或事件。

枕戈(zhěn gē)的意思:枕着戈,指着戈枕头而睡,形容时刻准备战斗或备战状态。

鉴赏

这首诗以边地烽烟为引子,深刻揭示了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四夷无事辄生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即使在看似平静的时期,边境也常常因各种原因引发冲突,暗示了国家边防的脆弱与不稳定。

“一波未息一波起”,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的连绵不断,仿佛前一个危机刚刚平息,新的危机又接踵而至,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恶性循环。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频繁,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待旦难忘不枕戈”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即使在夜晚也无法安然入眠,心中始终挂念着国家的安全,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的危机。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展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清末至近现代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深切忧虑和渴望。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徐搢珊
朝代:清

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
猜你喜欢

北门晚步

曳杖残阳出北门,芊芊芳草没沙痕。

万重浓翠围高垒,一缕轻烟上远村。

牛载篴声林外去,日迷云影陇头昏。

西华岚翠连天起,迢递峰峦不可扪。

(0)

寄穆斋烦拓雪庵碑四首·其四

雅兴应仍在,贤劳已共知。

更寻樵径去,相约食瓜时。

真面须重认,深根可自披。

杨声闻戛戛,泉响和澌澌。

秘阁思添帙,邮筒敬寄诗。

非君成胜事,属望复谁居。

(0)

三器歌·其三十二辰鉴

明者治物先治内,易戒曾闻日中沫。

轩辕铸镜盖有故,宁仅山林辟魑魅。

此镜何年始成器,背环十二虫文字。

冠笏鹄立象安取,青马夹纽知何谓。

大白由来不受污,白旃玄锡都无赖。

出箧冷然金井深,碧月明水秋阴会。

对之一再神气肃,毫发不敢中藏秽。

呜呼宝镜照人人尽爱,所贵君子通其类。

(0)

过传经院赠介上人

纡回路僻城东南,拄杖击户来精蓝。

上人接物寂如水,一切万象能虚含。

几载游心嗜前古,一枝弱管工榰柱。

簪花妍寄卫夫人,崩云妙构钟东武。

或祖仓颉禘史皇,北面程邈臣中郎。

磨砻钟鼎萃光怪,肸蚃篆■丛膻芗。

馀情远趣别有托,石耕铁耨尤难作。

留刀舞刀法各呈,义假筑氏初为削。

我亦萧然多古思,竹书力辨虫文奇。

漏痕在屋不解道,钗脚终应属我师。

(0)

磬山若公寄阳羡茶谢答·其一

石磬春风草色寒,禅衣高挂白云端。

吴山楚水三千里,直作微尘一粒看。

(0)

寓城西精舍赠洞文上人

比邻七十载,为客谢淹留。

忍草自长碧,妙香时一浮。

世情争梦幻,佛面老春秋。

愁绝斜阳外,谁家百尺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