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澎湖民,颠连遭岁祲。
薯芋与杂粮,全凭雨漉渗。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庇荫(bì yìn)的意思:庇荫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庇护、保护、遮挡阳光等。
渤澥(bó xiè)的意思:指海洋中的渤海和渭澥,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驰书(chí shū)的意思:驰书原指快马传递信件,现多用来形容信息传递迅速。
斥卤(chì lǔ)的意思:指公开批评、谴责恶劣行为或不良现象。
颠连(diān li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忽上忽下,变化不定。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飞洒(fēi sǎ)的意思:形容水流、物体等迅速而有力地喷溅或散落。
风伯(fēng bó)的意思:指风的主宰者,也比喻掌握着权力、能力的人。
浮鸥(fú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浮不实在。
告急(gào jí)的意思:形势紧急或危急,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鼓浪(gǔ làng)的意思: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呼天(hū tiān)的意思:呼喊到天空,表示愤怒、悲伤或无奈。
居民(jū mín)的意思:指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们。
贾舶(jiǎ bó)的意思:指商人或船主。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巨浸(jù jìn)的意思:形容巨大的水势涌来,泛指巨大的灾难或困扰。
哭临(kū lín)的意思:形容哭得非常伤心、悲痛。
民口(mín kǒu)的意思:指民间的声音、民众的呼声。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怒号(nù háo)的意思:怒吼、愤怒地大声喊叫。
澎湖(péng hú)的意思:形容波涛汹涌、水势澎湃的景象。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司牧(sī mù)的意思:司牧指的是官员管理牧场或牧民的意思。
讨海(tǎo hǎi)的意思:指船只在海上航行,寻找出海的道路。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同席(tóng xí)的意思:一同坐席,共同参加宴会或会议。
汪洋(wāng yáng)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广阔无垠的样子,也可用来比喻气势恢宏、声势浩大。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西舍(xī shè)的意思:西舍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推辞,拒绝。
哑喑(yǎ yīn)的意思:默默忍受,不敢发声。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杂粮(zá liáng)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粮食杂交在一起,比喻各种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岛上的民众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苦难生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岛上人民因海啸、台风等灾害所遭受的痛苦,以及他们如何依靠捕鱼和打井水维持生计。诗中提到的“浮鸥”般的山势,暗示了岛屿的脆弱性,而“其土多斥卤,其宅少荫”的描述,则揭示了土地的贫瘠和居住环境的恶劣。
诗中还提到了农作物的歉收,以及对外贸易的中断,导致食物供应的极度紧张。面对这样的困境,即使是贤明的地方官员也感到力不从心。最后,诗人发出感叹,表达了对澎湖岛及其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天灾人祸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楼台日暖,倒影池塘,动摇金碧。
阑干愁倚,垂杨无力。
门外青青草满,埋没尽、当时行迹。
争堪白昼迟迟,光射纱窗尘隙。陌上金鞍绣毂。
恨薄悻无端,五陵狂客。撩花惹柳,误煞锦屏琴瑟。
转眼匆匆九十。又红雨、桃溪狼藉。
愁眠雨过黄昏,一梦等闲抛掷。
金粟前身,认得是、飞来峰石。
又听到、数声茶板,南屏挂锡。
千世界中开宝地,一袈裟里笼山色。
醉模糊、打破者谜团,东西壁。断尾后,螺还碧。
焦尾后,鱼还白。算放生湖水,主人功德。
玉板新禅参笋疏,银床古井邻香积。
正斜阳、几杵暮钟敲,红尘隔。
生逢花诞,祝花枝长好。一现昙花太娇小。
看双鸦髻子,剪翠衫儿,图画里、认得那回花貌。
外家妆阁伴,慧绝生怜,玉镜台曾下温峤。
绣到紫姑鞋,虬箭丁丁,痛隔夜、兰芽催早。
趁不断天风、梦痕圆,又回首仙山,碧桃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