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带月(dài yuè)的意思:有月亮
丹霄(dān xiāo)的意思:丹霄指红霞满天,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
灯夜(dēng yè)的意思:灯夜指夜晚的时候照明的灯火。在成语中,灯夜常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象或者表示人们夜间的活动。
高顶(gāo dǐng)的意思:高耸的顶部
古井(gǔ jǐng)的意思:指古老的井,比喻人的才能、智慧等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毫末(háo mò)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连空(lián kōng)的意思:连续空着,没有填补。
凉飙(li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寒风刺骨,寒气袭人。
西国(xī guó)的意思:指西边的国家或地方,也泛指边远的地方。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贝多树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永恒与变化主题的深刻思考。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这几句诗通过贝多树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和生命轮回的哲思。"得子"一词暗示了生育与繁衍,而"成阴见昔朝"则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一种历史感和时光的沉淀。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这里的景象描写充满了生机与动感,树木的挺拔、春日的温暖以及鸟鸣声的交织,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这几句诗则是对树木生命力的赞美,它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依然屹立不倒,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终南"指的是终南山,这里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归宿,而"劫火"则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比喻,暗示了即使是在大变动中的世界中,也能寻找到不变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贝多树这一物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时间和永恒的话题讨论,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
万里重山绕福州,南横一道见溪流。
天边飞鸟东西没,尘里行人早晚休。
晓日青山当大海,连云古堑对高楼。
那堪望断他乡目,只此萧条自白头。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
闻寻周触士,知伴庾尚书。
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
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
野老能亲牧,高人念远渔。
幽丛临古岸,轻叶度寒渠。
暮色无狂蝶,秋华有嫩蔬。
若为酬郢曲,从此愧璠玙。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