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鞍马(ān mǎ)的意思:鞍马是一个指代骑马的动作,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姿态或能力。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黄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黄色的花朵,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三泉(sān quán)的意思:指人体胃、肺、肾三种内脏的泉源,也比喻人体的三种重要能源。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移文(yí wén)的意思:移动文字,指转交或传递文书或信件。
-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的《黄华峪十绝句》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无奈,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感慨。
首句“乞得三泉住不成”,以“乞得”二字开篇,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某种生活状态的渴望,但紧接着的“住不成”则透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失落。这里的“三泉”可能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之地或某种精神归宿,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停留,只能继续行走在风沙与鞍马之间,奔波于尘世之中。
次句“风沙鞍马负平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风沙弥漫、鞍马劳顿中度过了一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反思。风沙与鞍马,既是诗人旅途中的实际环境,也是他人生旅程的象征,承载着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后两句“故山定已移文了,又被黄华识姓名”,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深远之处。前一句“故山定已移文了”中的“移文”原指古代官府间往来的文书,这里可能借喻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暗示着诗人曾经熟悉的故乡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许已经物是人非。后一句“又被黄华识姓名”则以“黄华”(菊花)为意象,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轮回,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精神寄托的追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世事沧桑中,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自我本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元好问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梅花用东坡韵
朔云冻压江南村,春风解返梅花魂。
贞心习惯冰霜苦,正色不受尘沙昏。
平生爱花同臭味,好事寄我栽郊园。
最怜一树傲霜霰,远胜百卉凋凉温。
谁将锦轴写疏影,恍如金粉迎朝暾。
未邀皂盖宴野圃,已报画戟朝天门。
嗟予多病但高卧,对此欲赋将何言。
夜来雪罢郡斋冷,莫辞看画开清樽。
文徵仲画老子见赠旧寄观音像并此奉谢
本家楚濑乡,远师周柱史。
流沙竟长往,谷神应不死。
真源古县近西原,祠宇荒凉旧宅存。
不见犹龙写生色,秪同摸象解空言。
衡山先生今顾陆,赠我真人真一幅。
天机渊默藏根柢,日角分明辨眉目。
先生高士非画师,一纸千金难易之。
四方求者苦不得,我未往求先见遗。
往年曾寄圆通像,髣髴白衣来海上。
今者挥毫图伯阳,恍惚青牛归故乡。
老夫家居贫转剧,偶然富与公侯敌。
箪瓢匮乏无斗储,箧椟缄縢有双璧。
平生嗜好释与仙,幸遭同病还相怜。
已将彩绘作佛事,更拟形似传灵筌。
学通二氏我何有,画备六法谁能先。
不惭俚调酬妙品,往来聊结三生缘。
《文徵仲画老子见赠旧寄观音像并此奉谢》【明·薛蕙】本家楚濑乡,远师周柱史。流沙竟长往,谷神应不死。真源古县近西原,祠宇荒凉旧宅存。不见犹龙写生色,秪同摸象解空言。衡山先生今顾陆,赠我真人真一幅。天机渊默藏根柢,日角分明辨眉目。先生高士非画师,一纸千金难易之。四方求者苦不得,我未往求先见遗。往年曾寄圆通像,髣髴白衣来海上。今者挥毫图伯阳,恍惚青牛归故乡。老夫家居贫转剧,偶然富与公侯敌。箪瓢匮乏无斗储,箧椟缄縢有双璧。平生嗜好释与仙,幸遭同病还相怜。已将彩绘作佛事,更拟形似传灵筌。学通二氏我何有,画备六法谁能先。不惭俚调酬妙品,往来聊结三生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467c6b5b0e6cf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