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郤仲辅开化寺三首·其二》
《和郤仲辅开化寺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目前尘坌重重乍见名山动容

选胜道装堪著屐,谈禅麈柄亦挥松。

千寻急欲攀秋径,十里犹闻击午钟。

下得峦林又牵俗特书归恨寄晴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坌(chén bè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尘埃四溅的样子,形容非常热闹或混乱的场面。

动容(dòng róng)的意思:感动,激动。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前尘(qián chén)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经历

牵俗(qiān sú)的意思:指受俗务所牵连,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秋径(qiū jìng)的意思:秋径指的是秋天小径上的落叶,比喻人迹罕至、寂寞无人的景象。

谈禅(tán chán)的意思:指讨论禅宗思想或进行禅宗修行的对话或交流。

特书(tè shū)的意思:指特别的书籍,特指有关某一方面的专著或重要的文献。

下得(xià de)的意思:指能够应付、处理得当。

选胜(xuǎn shèng)的意思:选择胜利的方法或策略

乍见(zhà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突然见到某人或某物。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麈柄(zhǔ bǐng)的意思:指权势的象征,也用来形容权柄的实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陶在开化寺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美与禅宗之静。首句“目前尘坌最重重”以“尘坌”比喻世俗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与渴望解脱的心境。接着,“乍见名山喜动容”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当诗人突然见到名山时内心的喜悦与激动,这种情感的瞬间爆发,让人感受到自然美景对心灵的触动。

“选胜道装堪著屐,谈禅麈柄亦挥松”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的双重追求。他不仅欣赏山林的美景,还乐于在自然中实践禅修,以松树为伴,以麈柄为谈禅之具,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与物质世界和谐统一的向往。

“千寻急欲攀秋径,十里犹闻击午钟”描绘了诗人急切地想要攀登山路,探索深山奥秘的情景,同时远处寺庙的午钟声,既增添了山林的宁静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持续。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最后,“下得峦林又牵俗,特书归恨寄晴峰”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逃离了世俗的束缚,但内心仍难以完全摆脱尘世的牵绊。他将这份归隐后的遗憾之情,寄托在晴朗的山峰之上,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心境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以及在寻求解脱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心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二

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元年。

传闻有意用幽侧,病著不能朝日边。

(0)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三

霜威能折绵,风力欲冰酒。

勤子来访道,枵然我何有。

寝兴与时俱,由我屈伸肘。

饭羹自知味,如此是道不。

(0)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一

残暑已俶装,好风方来归。

未能疏团扇,且复制秋衣。

高蝉遽如许,长吟送落晖。

相戒趣女功,莎虫能表微。

(0)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其五

怨句识之推,商歌知宁戚。

我占晁氏贤,乃在赋行役。

同游羿彀中,傥免非尔力。

滔滔今如此,去邦将安适。

(0)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其一

贝锦不足歌,请陈江汉诗。

美人出江汉,窈窕世未窥。

折兰不肯佩,告我以蚕饥。

独归岂惮远,三危露如饴。

(0)

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四

摧藏褫冠冕,寂寞归丘园。

一瓢俱好学,伯仲吹篪埙。

正以此易彼,高车择朱门。

得失固有在,难为欲人言。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