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凝法纯二行者从师閒寂结夏清源就半岭落发各与一偈归呈閒寂印之·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探讨了修行与觉悟的深刻哲理。"世间万法亦龟毛",开篇即以“龟毛”比喻世间万物的虚幻和短暂,暗示一切皆空,引人深思。"终腊还须剃几遭",通过描述僧侣在冬季多次剃度,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反复与坚持,以及对自我束缚的不断超越。
"除是全身浑丧却,从他头上有垂毫",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彻底放下自我、摆脱一切束缚,才是达到真正觉悟的唯一途径。这里的“垂毫”,可能象征着智慧的光芒或佛性的显现,强调了彻底的解脱与内在的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觉悟和解脱的核心理念,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我净化与精神提升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柏林寺
晓从招提游,同袍胜云集。
中有缁衣流,恐是遁远匹。
儒释偶相忘,宾主情更密,饭我蒲香馔,坐我沉檀室。
相携历观览,继目了无极。
载登大雄殿,俯瞰众僧窟。
光辉互吞吐,金碧委狼藉。
一区足众巧,富丽难具述。
抚此百感生,徘徊以终日。
忆旧游.题凤桥倚棹图,许太彦直振身为陈珊葆校书作
记船移六柱,水点三篙,问讯鸥波。
偷放寻春假,泥珊裙醉艳,宝扇微歌。
楚弦惯咽凄语,离绪织愁梭。
怅画里青山,虚名白鹊,未解填河。蹉跎。
少年事,怕晨奁夕镜,瘦减双蛾。
我亦伤迟暮,算黄金铸恨,两处谁多。
彩云散作零梦,如剪断秋罗。
便有约重来,桃花易落人奈何。
摸鱼儿.腰站题壁和支少鹤同年清彦韵
甚花朝、等闲过了,天涯凄断芳讯。
琵琶不作无情响,弹醒绮罗幽恨。眠未稳。
算春在江南,但有思量分。愁脂怨粉。
便残月闻歌,寒灯说艳,长夜怎消尽。
西泠路,冷落秋娘翠鬓。同心空铸私印。
蝶裙如梦经年别,赚得销魂诗本。人瘦损。
想镜里朱颜,只许鹦哥认。离怀暗引。
问桃叶因缘,杨花知遇,痴约几时准。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