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打鼓(dǎ gǔ)的意思:形容心里忐忑不安,紧张不安的状态。
当堂(dāng táng)的意思: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活动或事件,特指在课堂上临时提问或考试。
多般(duō bān)的意思:多种多样、各种各样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荷负(hè fù)的意思:承担责任或负担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肩荷(jiān hé)的意思:肩负重担,承担责任。
普请(pǔ qǐng)的意思:指普遍请示、征求意见。
收得(shōu de)的意思:指接受、获得或收取某种东西。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下元(xià yuán)的意思:指低下、贫困、落魄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的《送化士(其十一)》中的片段,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化士(可能指僧侣或修行者)背负重物的形象,以及放下一切的禅宗智慧。
首句“收得归来一破颜”,形象地描绘了化士历经艰辛,满载而归的情景,脸上露出疲惫但满足的笑容。这不仅展现了化士的坚韧与毅力,也暗示了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次句“两肩荷负几多般”,进一步描述了化士肩上的负担之重,不仅仅是物质的重量,更可能是心灵的负荷。这里使用“几多般”三字,强调了这种负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人感受到化士在修行路上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考验。
后两句“当堂放下元无物,打鼓从教普请看”,则揭示了化士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智慧。在“当堂放下”这一动作中,化士仿佛卸下了所有的负担,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里的“放下”不仅是对物质的放弃,更是对内心杂念的摒弃,体现了佛教中“空”的哲学思想。最后一句“打鼓从教普请看”,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邀请众人一同见证化士的成就,同时也寓意着化士的智慧和精神境界是开放的,愿意与他人分享和传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化士在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智慧,以及最终达到的精神自由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潮行
吴山越山相对青,中有滚滚长江横。
长江谁道不曾改,年来一半沙填平。
潮生潮落何时了,万古人间一昏晓。
岁岁吴侬来看潮,不知潮送吴侬老。
酒楼笙歌喧醉耳,客帆翻覆云涛里。
悠悠哀乐永相忘,空江落日秋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