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督学转秩潮阳太参捧粤檄入贺赋赠·其二》
《陈督学转秩潮阳太参捧粤檄入贺赋赠·其二》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王气从瞻牛女墟,三年造士意何如

閒中几见龙种海上新传走鳄鱼

万国清秋来玉佩九霄凉月仙裾

知君献纳多金鉴,肯向淩云羡子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金(duō jī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富有,拥有大量的金钱财富。

鳄鱼(è yú)的意思:指心狠手辣、凶残狡猾的人。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金鉴(jīn jiàn)的意思:金鉴意指黄金做成的镜子,比喻可以反映真实情况的事物或人。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龙种(lóng zhǒng)的意思:指有杰出才能的后代或后代中能继承家族优良品质的人。

年造(nián zào)的意思:指人的年龄增长。

牛女(niú nǚ)的意思:形容女性勤劳、能干,具有牛一样的力量和耐力。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献纳(xiàn nà)的意思:指将财物、物品等奉献给国家或上级。

仙裾(xiān jū)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山水景色。

玉佩(yù pèi)的意思:指玉质的佩饰,比喻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造士(zào shì)的意思:造士指的是培养、选拔人才,使其成为士人。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鉴赏

此诗《陈督学转秩潮阳太参捧粤檄入贺赋赠(其二)》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陈督学的敬仰与祝贺之情。

首联“王气从瞻牛女墟,三年造士意何如”,诗人以“牛女墟”象征陈督学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表达了对其培养人才的深厚期待和赞赏。这里的“三年造士”暗含陈督学在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多年,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人才。

颔联“闲中几见收龙种,海上新传走鳄鱼”,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陈督学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比作“收龙种”和“走鳄鱼”,前者意味着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后者则可能象征着在教育改革或管理方面克服了困难,展现了陈督学在教育事业上的非凡成就和影响力。

颈联“万国清秋来玉佩,九霄凉月集仙裾”,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场景,以“万国清秋”象征国家的繁荣稳定,而“玉佩”和“凉月”则是对陈督学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赞美,暗示陈督学如同仙人般高洁,他的贡献如同清秋之玉佩,照亮了国家的未来。

尾联“知君献纳多金鉴,肯向凌云羡子虚”,表达了诗人对陈督学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陈督学的智慧和贡献如同金镜一般宝贵,不会羡慕那些虚幻的事物,而是真正欣赏和尊重陈督学的实际成就和高尚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督学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的赞美,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实际成就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陈督学的崇高敬意和祝贺之情。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将如东莞闻途中盗发不果

扁舟东过扶胥口,一日二日之便风。

何故三旬不成往,仰船冈下贼旗红。

(0)

斋大父忌作旧居在道娘坟东

道娘坟西近官路,朝朝暮暮行人多。

世事百年浑不省,满堂宾客竹枝歌。

(0)

村步杂书所见·其五

趁罢江门市,商船夺港归。

溪山愁引望,城郭更须知。

(0)

九日诸友会饮白沙得雁字

黄菊有佳辰,良朋乐呼唤。

争持渊明杯,来接子桑饭。

落叶迎马鞭,斜晖转沙岸。

雨声静秋竹,池影入江雁。

酒酣独高歌,呼儿续我断。

诸君极留恋,十觞亦不算。

虽无孟嘉量,且免落帽乱。

百年能几何,去者已强半。

来会安可期,细把茱萸看。

(0)

南昌彭节自为书生至驿官从予抚西江平南蛮效劳簿书有年矣嘉其勤慎尝两荐之天官徇例待其赴部始为擢用兹辞予往焉恐其堕厥志与诗勉之·其二

七旬慈母豫章城,衣锦归宁喜不胜。

想是犹存显扬愿,莫教功利累名称。

(0)

题菊寄张养正·其一

黄叶满空秋已残,石田秋菊自凌寒。

香心不许游蜂采,留伴琅玕岁晚看。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