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禅友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怡山受请独归迟”,诗人以“怡山”自指,暗示自己在等待禅友圆音禅友的到来,却因某种原因迟迟未能如愿。这里的“独归”既表达了独自等待的孤独感,也暗含着对禅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迟”字则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和等待的煎熬。
次句“祖席无人强自持”,“祖席”本是古代送行时设宴饯别的场所,此处借指为圆音禅友送行的场景。然而,“无人”二字点明了现场的冷清,只有诗人一人强撑着情感,试图自我安慰,但内心的情感难以抑制。这一句通过对比强烈的气氛变化,凸显了送别时的寂寥与沉重。
第三句“法社垂秋非所惜”,“法社”指的是僧侣们共同修行的场所,这里象征着禅友与诗人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园。而“垂秋”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临近,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友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人在这里强调的是对精神家园的珍惜,并不因为离别而感到惋惜,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生死离别的豁达态度。
最后一句“风生庭树倍兴悲”,“风生庭树”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风吹过庭院中的树木,带来了阵阵凉意。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在送别之际,诗人的心境更加悲凉,风吹动树木的声音仿佛加重了离别的哀愁,使得原本就沉重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送别禅友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湖上
放扁舟、万山环处,平铺碧浪千顷。
仙人怜我征尘久,借与梦游清枕。风乍静。
望两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楼台相映。
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
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天教此地幽胜。
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几眠还醒。君试问。
□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领。功名未竟。
待学取鸱夷,仍携西子,来动五湖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