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无颇·其二》全文
- 注释
- 燕语:燕子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春泥:春天湿润的泥土,这里也指代春天的环境。
堕锦筵:掉落的花瓣像织锦铺满席面,比喻春色满地。
情愁:因情感而产生的忧愁。
花钿: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这里泛指头饰。
寒闺:寒冷的闺房,通常指女子的卧室,这里带有孤寂清冷之意。
欹枕:斜靠着枕头,表示无法安睡的状态。
不成梦:无法入睡,没有梦境。
香炷:燃烧的香,这里特指用于祭祀或熏香的线香。
金炉:珍贵的香炉,多为金属制成,这里用来焚烧香料。
袅烟:烟气缓缓上升的样子,形容香炉中香烟缭绕。
- 翻译
- 燕子在春泥上呢喃,落下的花瓣如同织锦的席面,情感忧愁让人无心整理头上的花饰。
寒冷的闺房里倚着枕头难以成眠,香炉中线香自动缭绕生烟。
- 鉴赏
此诗乃唐代广利王女所作,名为《寄张无颇(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句“燕语春泥堕锦筵”,燕子之语在春日泥泞中显得尤为温柔,诗人将这情景比喻为心中的锦绣,然而却被时间的车轮所碾压。这里,“锦筵”有着织物精细而华丽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情愁无意整花钿”,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哀愁,但又无从整理这些如同碎片般的心绪。花钿在此喻指那些细小而珍贵的情感,虽然美好,却因为无法聚拢成形而显得零散和无序。
“寒闺欹枕不成梦”,诗人躺在寒冷的卧室里,枕头上却难以构筑起温暖的梦境。这里,“寒”字渲染出的是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氛围。
“香炷金炉自袅烟”,虽然诗人点燃了香炷,金炉中升腾着袅绕的烟雾,但这并不能驱散心中的忧伤。香气与烟雾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无力回天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汉宫春
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
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天公著意,安排巧、特地教开。
知道是,仙翁诞节,琼英要泛金杯。
人学寿阳妆面,正梁州初按,羯鼓声催。
年年此花开后,宴启蓬莱。
朱颜不老,算难教、绿野徘徊。
消息好,行看父子,和羹鼎鼐盐梅。
九日邀郭信可登龙鹤山
已脱青衫付酒家,请君含笑岸乌纱。
百年行见星星发,一醉须还岁岁花。
令甲许人休吏卒,峰峦邀客上烟霞。
龙山故事依然在,莫把风流让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