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遍人间眼,朱生镜里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赐寿(cì shòu)的意思:赐予长寿,赐福寿
鼎彝(dǐng yí)的意思:指古代的鼎和彝,代表权力和权威。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旧班(jiù bān)的意思:指旧日的同学、同事、同伴等。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年老(nián lǎo)的意思:指人年纪大、年纪渐长。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孤(sān gū)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没有依靠。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 翻译
- 今年我已年迈,孤独无依仅余旧日同僚。
曾经的权柄和礼器都已刻上年华痕迹,如今只能空闲度日。
青色的岁月遍布世间,镜中的红颜已显衰老。
君王若还记得我的功绩,或许会赐予我在香山安享晚年。
- 注释
- 一相:指宰相或高级官员。
老:年老。
三孤:古代官职名,位高权重。
旧班:旧有的官僚队伍。
鼎彝: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象征权力和地位。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日常生活。
闲:空闲。
青遍人间眼:形容岁月如青丝般遍布人间。
朱生镜里颜:比喻镜中映照出的红润脸色逐渐消退。
弧节:古代的一种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符节。
寿香山:长寿的隐居之地,可能指赐予退休生活的优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炎正的《寿周益公(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诗人采用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周益公寿辰的祝福之情。
"一相今年老,三孤只旧班。鼎彝都刻了,杖屦不胜闲。"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官员的生活状态,其中“一相”指的是高级官职,“三孤”则是对官员退休后生活状态的一种比喻。鼎彝为古代祭祀用具,刻画代表岁月的痕迹,而杖屦则象征着老人依靠拐杖来行走,表明了诗中人物年事已高,精力不济。
"青遍人间眼,朱生镜里颜。"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青”和“朱”在这里象征着岁月的印记,而“人间眼”和“镜里颜”则暗示了人们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对比来突出时间的无情。
"君王记弧节,应赐寿香山。" 最后两句诗是对周益公的祝福,“君王记弧节”中的“弧节”指的是天子颁布的圣旨或玉器,而“寿香山”则是一种传说中能够延年益寿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君王能记住周益公的功绩,并赐予他长寿之福。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通过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历程的描写,寄寓着诗人对于朋友寿辰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县父诗榜
县地苦迫窄,县亭乃荒凉。
胡为君子来,到此成诗章。
上陈图史乐,次道为政方。
终焉戒易足,俾尔能自强。
荒亭实何幸,得此人不忘。
年深粉墨剥,辞意弥激昂。
谁云官冗小,会有真龙藏。
其珠在人家,门户常有光。
余来诵反覆,感叹鸣中肠。
临风亟欲和,把笔犹徬徨。
安得杜陵翁,为我题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