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二伏生》
《咏史·其二伏生》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嬴蹶刘兴齿舌存,百篇大义尽堪闻。

文无意脩王制,古典重遭伏胜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齿舌(chǐ shé)的意思:指人们用言辞攻击、诽谤、中伤他人。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典重(diǎn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举止庄重端正。

古典(gǔ diǎn)的意思:古老而有传统的风格或特点。

王制(wáng zhì)的意思:指君主制度,即以王为中心的国家政权体制。

文无(wén wú)的意思:指人没有文化知识,无法应对各种情况。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翻译
赢政和刘邦的恩怨仍被后人谈论,他们的事迹在众多篇章中流传
汉孝文帝无意恢复古代的礼制,导致经典再次遭受伏生的焚烧
注释
嬴蹶:指秦始皇嬴政,蹶代表他的事迹。
刘兴:指汉高祖刘邦,兴代表他的兴起。
齿舌存:形容事迹长久被人谈论。
大义:指重要的历史事件或道德原则。
孝文:指汉文帝刘恒。
王制:古代的君主制度或礼法。
伏胜:西汉学者,曾整理《尚书》。
焚:焚烧,这里指经典被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系列中的第二首,以历史人物伏生为题材。诗中提到秦朝末年,秦始皇嬴政与刘邦之间的斗争,以及伏生保存儒家经典《尚书》的故事。"嬴蹶刘兴齿舌存"暗指秦亡汉兴的历史变迁,"百篇大义尽堪闻"则强调伏生对儒家经典的传承价值。"孝文无意修王制"指的是汉文帝虽然无意恢复秦朝的严苛制度,但伏生所传的古文献却在乱世中得以保存,"古典重遭伏胜焚"则暗示了伏生在战乱中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并传播古代典籍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伏生的经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守护者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知识传承重要性的思考。陈普的诗歌风格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宋元之际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天台隐者

俗驾不曾到,瘦筇时复携。

肺肝清涧饮,鬓发老岩栖。

野巷犹鸡犬,春城自鼓鞞。

未应人世外,别有武陵溪。

(0)

客意

独夜愁如此,殊乡老柰何。

故人经乱少,归梦入秋多。

衣敝邻砧动,书沈海雁过。

灯前空拂剑,酒薄不成歌。

(0)

元日即事

宿雾沈城海日迟,十年冉冉镜中丝。

江湖旧梦衣冠在,天地春风鼓角知。

杜曲桑麻归已晚,尚平婚嫁毕何时。

野人问我行藏事,自向庭前采柏枝。

(0)

哭德和伯氏六首·其三

空遗破砚孤心苦,只博生绡两鬓华。

小婢灯前泣秋雨,竹房不见夜呼茶。

(0)

伤白积殿丞

吏散门墙转寂然,疏狂投分向生前。

苦无名位高今世,空有文章出古贤。

遗传得谁修阙下,孤坟应祇客江边。

池阳渺渺堪垂睫,奠罢秋枝一叫蝉。

(0)

雪三首·其一

瓦沟如粉叠楼腰,高会谁能解酒貂。

清夹晓林初落索,冷和春雨转飘萧。

堪怜雀避来闲地,最爱僧冲过短桥。

独有闭关孤隐者,一轩贫病在颜瓢。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