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火地(huǒ dì)的意思:火地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极其热闹、繁华的地方。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食飨(shí xiǎng)的意思:享受美食,尽情品味食物的滋味。
黍稷(shǔ jì)的意思:黍稷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也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富饶的象征。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血食(xuè shí)的意思:以鲜血为食,形容残忍凶恶的行为。
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一区(yī q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处于第一位或最高水平的地区或地方。
香火地(xiāng huǒ dì)的意思:指寺庙、庵堂等宗教场所的香火和信徒,也泛指寺庙的繁荣与兴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生活与祭祀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首句“年年黍稷纪惟馨”,以“黍稷”象征农作物,通过“年年”和“惟馨”的搭配,展现了农业社会中对丰收的期盼与珍惜,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情感。“馨”字则赋予了这种期待以香气,使画面更加生动。
次句“布谷催农尽日听”,运用了布谷鸟的叫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农事的紧迫。布谷鸟的鸣叫在古代被视为催促农民开始劳作的声音,这里通过“尽日听”强调了农民对自然节令的敏感与顺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后两句“寂寞一区香火地,千秋血食飨岩扃”,转而描述了一处供奉祖先或神灵的静谧之地。这里的“香火地”指的是祭坛或庙宇,通过“寂寞”二字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接着,“千秋血食飨岩扃”则表达了对先祖或神灵的永久敬仰与供奉,意味着这种祭祀活动将世代相传,永不中断。其中,“血食”一词原指祭祀时的祭品,这里泛指供奉,体现了对祖先或神灵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还融入了对自然、祖先及神灵的敬畏之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帘影
莺啼报曙,早惊觉绣帷,星眸欲炫。
起看瓶花香渐喷,的皪深红如颤。
衣剪轻罗,参差三五,恰透冰肌现。
钗光闪烁,翠鬟怕有撩乱。
恰好细数湘纹,无端搅动,柰飞来双燕。
还忆夜香烧罢后,妒杀玉蟾光满。
何似疏筠,半笼晓色,一尽来回便。
檐阴未半,银钩且莫高捲。
观澜
子曷观乎,维水有澜。其澜伊何,厥观实难。
我观河江,其量弗殚。积石岷峨,本钜力完。
万折千支,潗湁瀰漫。激为大波,溁为文湍。
其来无穷,其回无端。既来既回,齐并汨攒。
如车之旋,如风之抟。浩乎沛而,莫之或干。
相彼断港,潢污所敦。漂浮几何,忽焉中乾。
有斐汤君,维学是安。作亭浠厓,物无遁观。
临渊者危,望洋者叹。卓彼孟轲,是仰是钻。
我诗于楹,永以弗刊。
揭天谣九首·其二
西池鹊寒坠灵羽,水嘶粼粼冻王母。
青娥遏云纷玉琚,水帘桃花逗香乳。
紫元双眉牵黛光,颓蒿折玉寿齐长。
风台神人铁作背,哭声酸骨啼秋裳。
彩丝结绳絓秋影,身骑白龙劝天醒。
暗魂斜背南山飞,独立香虫泣空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