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微雨过,载月泛兰舸。
光因秋近皎,诗向望中多。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晚凉微雨后的景象与月光下的湖面融合,营造出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
首句“晚凉微雨过”,点明了时间与天气,晚间的凉爽与轻柔的雨后空气,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接着,“载月泛兰舸”一句,直接描绘了月夜泛舟的场景,兰舸(装饰华丽的小船)在月光下轻轻荡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浪漫气息。
“柳度朦胧影,窗摇潋滟波”两句,通过柳树的倒影和船窗反射的波光,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朦胧的柳影与潋滟的波光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光因秋近皎,诗向望中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作灵感。秋日的月光更加皎洁,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使得他在眺望远方时,思绪万千,灵感涌现。
最后,“风送清香细,依稀数点荷”两句,以微风中的清香和远处隐约可见的荷花,收束全篇,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泛舟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在宁静夜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绕檐恶木方童童,苍官著脚将焉从。
海涛熨帖清涵空,不见蘋末来蓬蓬。
是时散衣阑独倚,不晓此中题榜意。
但见茫茫涨软红,扑满市人乌帽底。
蜀仙茶鼎扛无人,寥寥不复闻此声。
玉川凉夜更渺邈,飕飕只今无地生。
尚怜芳草春池句,梦破客儿烦举似。
夺胎换骨蜕氛埃,丛霄九万泠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