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半点(bàn diǎn)的意思:一点也不;一点点也没有
不彻(bù chè)的意思:不完全,不彻底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候虫(hòu chóng)的意思:指眼泪一滴接着一滴地流下来,形容非常伤心或悲痛。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鸣砌(míng qì)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秋黄(qiū huáng)的意思:形容秋天的黄色。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 翻译
- 秋虫在冰冷的台阶上鸣叫,只有一盏残灯陪伴着寂寞。
梧桐叶在秋风中泛黄,连绵不断,更别提细雨如芭蕉般滴滴答答。
- 注释
- 候虫:秋天的昆虫,如蟋蟀等。
砌:台阶。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残灯:灯火微弱的灯。
寂寥:寂静而孤独。
桐叶:梧桐树的叶子。
秋黄:秋天的黄色(指叶子变黄)。
彻:彻底,这里指持续不断。
那堪:怎能忍受。
小雨学芭蕉:细雨模仿芭蕉叶的声音。
- 鉴赏
这首宋朝赵时韶的《夜窗》描绘了一幅秋夜寂静的画面。首句“候虫鸣砌冷萧萧”,通过秋夜里的虫鸣声,传达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砌"字暗示了诗人身处室内,而"冷萧萧"则渲染了夜晚的寒意和静谧。
次句“半点残灯伴寂寥”,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用“半点残灯”象征着微弱的光亮,与漫长的黑夜形成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寂寥"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绪状态。
“桐叶亸秋黄不彻”描绘了窗外梧桐叶在秋风中摇曳,颜色已由绿转黄,但仍未完全褪去,这既是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愁绪的象征,暗示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
最后一句“那堪小雨学芭蕉”,以小雨模仿芭蕉的声音作结,形象生动,既写出雨打芭蕉的凄凉情境,又寓言了诗人的心境,如同小雨般滴滴答答,无法排解内心的忧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秋夜独处时的孤寂与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萼红·拥孤衾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尉迟杯·冰弦语
冰弦语。
在竹树、院落深深处。
当年野草闲花,何许浮云飞絮。
征鸿止止,纵汗漫、游人远回顾。
迟琼楼、五色帘开,唤醒玄鹤飞舞。
何事梦断湖山,尚九里松声,八月潮怒。
三十年余池台泪,应不为、花奴羯鼓。
想天上,群仙老矣,其比似,人间更愁苦。
倩画阑、留住西风,莫教愁入云去。
溪翁琴皆浙音,故云。
拜星月慢·雾罥觚棱
雾罥觚棱,尘侵团扇,恨满哀弹倦理。
控雨笼云,共闲情孤倚。
敛娥黛、怕似流莺历历,惹得玉锁琼碎。
可惜阑干,但苔花沈穗。
算天音、不入人间耳。
何人谩、裛损青衫泪。
不是旧谱都忘,厌新腔娇脆。
多生不得丹青意,重来又、花锁长门闭。
到夜永、笙鹤归时,月明天似水。
念奴娇·九华惊觉
九华惊觉,又偷承雨露,羞匀春色。
岸蓼汀苹成色界,未必天香人识。
粉涴脂凝,霜销雾薄,娇颤浑无力。
黄昏月掩,山城那更闻笛。
应是未了尘缘,重来迟暮,草草西风客。
莺燕无情庭院悄,愁满阑干苔积。
宫锦尊前,霓裳月下,梦亦无消息。
嫣然一笑,江南如此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