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故 赵 王 属 赠 黄 门 侍 郎 上 官 公 挽 词 唐 /李 乂 暮 归 泉 壤 隔 ,朝 发 城 池 恋 。汉 畤 结 愁 阴 ,秦 陵 下 悲 霰 。駸 駸 百 驷 驰 ,悯 悯 群 龙 饯 。石 马 徒 自 施 ,玉 人 终 不 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驷(bǎi sì)的意思:百匹马。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城池(chéng chí)的意思:城池指的是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引申为城市的防御力量和稳固程度。在成语中,城池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组织的实力和能力。
愁阴(chóu yīn)的意思:形容忧愁、郁闷的样子。
归泉(guī quán)的意思:指水流回归泉源,比喻人回到本来的地方,或事物回到最初的状态。
汉畤(hàn zhì)的意思:指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
马徒(mǎ tú)的意思:指行走的速度非常快,如同马一样奔驰的样子。
悯悯(mǐn mǐn)的意思:悲伤、怜悯
泉壤(quán rǎng)的意思:指泉水的源头和土地的表面,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群龙(qún lóng)的意思:指众多雄壮威武的龙一起出现的景象,也比喻众多强大的力量集合在一起。
壤隔(rǎng gé)的意思:指土地的隔断或分割。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 翻译
- 傍晚归来埋骨泉壤间,清晨离开仍怀恋城池。
汉代祭坛笼罩着忧郁的阴霾,秦陵之下飘落悲伤的雪粒。
众多骏马疾驰而去,群龙哀伤地为他们送别。
石雕的马匹空自展示,玉人却永远无法相见。
- 注释
- 暮归:傍晚归来。
泉壤:泉下土地。
隔:隔绝。
朝发:清晨出发。
城池:城市。
汉畤:汉代祭祀场所。
愁阴:忧郁的阴霾。
秦陵:秦始皇陵。
悲霰:悲伤的雪花。
骎骎:疾驰的样子。
百驷:众多骏马。
悯悯:哀伤。
群龙:象征帝王或权贵。
石马:石雕的马。
徒自:空自。
施:展示。
玉人:美丽的女子,此处可能指代逝去的佳人。
终不见:永远无法相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乂创作的挽词,用于悼念逝者。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悲伤之情。
"暮归泉壤隔,朝发城池恋" 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离,在清晨时又想起故人的情感。这里的“泉壤”和“城池”构成了一种空间上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又被时间上的“暮归”和“朝发”所强化,表明了对逝者深刻的怀念。
"汉畤结愁阴,秦陵下悲霰" 描述的是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古代的“汉畤”和“秦陵”都是帝王陵墓的地方,而这里却“结愁阴”,意味着诗人在这些地方也无法摆脱对逝者的思念。同时,“悲霰”则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情绪,似乎连天气都能感受到诗人的哀伤。
"骎骎百驷驰,悯悯群龙饯" 中的“骎骎百驷驰”形容车马行进的声音,而“悯悯群龙饯”则是对逝者的一种比喻,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绝望。古代墓前常置有石马,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守护,而“玉人”则是对逝者的一种美好称呼,但即便如此华丽的称谓也无法唤回逝者的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逝者深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挽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