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至衡阳转入茶陵》
《舟至衡阳转入茶陵》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来怯南中气候偏,归乘不热不寒天。

口防湘湿未安食,身忌粤岚犹择眠。

山不相高谷水过,天能自不与江连。

前却江西路,耳目相谙性可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食(ān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安定的环境中享受美食,不受外界干扰。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谷水(gǔ shuǐ)的意思:指水流经山谷的地方,比喻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江西(jiāng xī)的意思:指人们对江西省的称呼,也可用来指代江西的地理位置或特点。

可便(kě biàn)的意思:方便,容易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前却(qián què)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走到某个阶段后,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或者逆转的情况。

中气(zhōng qì)的意思: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中气候(zhōng qì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气度和心情都很好,能够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注释
怯:畏惧,适应。
乘:乘坐,这里指出行。
湘:湖南省的简称。
岚:山中的雾气。
谷水过:山谷间有水流过。
江连:相连的江河。
江西路:江西的道路。
耳目相谙:对环境熟悉。
性可便:生活适应自如。
翻译
为了适应南方的气候特点,回家时选择在不太热也不太冷的日子出行。
口中要提防湖南潮湿,饮食上还需小心;身体避开广东的山岚,选择合适的睡眠环境。
山峦虽不高,但山谷间的水流穿行其中;天空仿佛能独立于江河之外。
即将到达前,会进入江西的道路,那时耳目熟悉,生活适应起来就容易多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舟至衡阳转入茶陵》。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南中地区航行至衡阳,再转向茶陵的旅程体验。他表达了对当地气候的微妙感受,既不觉得过于炎热,也不感到寒冷,体现出旅途中的舒适感。

"来怯南中气候偏",初到南中,诗人对这里的气候有所顾虑,但并未感到不适;"归乘不热不寒天",则描绘出适宜的天气,让归程变得轻松愉快。接着,他关注饮食和住宿,"口防湘湿未安食,身忌粤岚犹择眠",暗示了湖南潮湿的环境需要小心饮食,广东山区的雾岚也影响了他的睡眠选择。

"山不相高谷水过,天能自不与江连",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以及天空与江面的分隔,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最后,"到前却入江西路,耳目相谙性可便",诗人预示着即将进入江西,对新环境的熟悉和适应,使得心情更加从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描绘了旅途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新环境的好奇和期待。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雨庵为兴圣泽公题

树滋林借润,客断屋添幽。

穿榻有寒色,空阶无夜愁。

微怀生物喜,久慰望霖忧。

多少离居者,斜风江上舟。

(0)

閒居杂兴·其八

雨过云收万象明,一天霁色酿新晴。

柔桑叶尽吴蚕老,踯躅花开蜀魄鸣。

竹影横窗看月上,松声撼谷觉潮生。

人归人去年华换,惟有溪山不世情。

(0)

湘潭雨色

凝烟积翠淡如流,万里苍茫一望秋。

坐对湘潭归棹晚,乱山残雨送猿愁。

(0)

南园刈麦

刈麦向南圃,城中不异村。

晴风低乳燕,夏日满衡门。

岂独糊家口,且思供酒樽。

生涯谁谓薄,郭外有鸡豚。

(0)

中秋汎澉溆湖董萝石许东山朱西村陈勾溪许九杞孙太白沈紫峡同赋

人物百年沧海上,钓竿袅袅拂珊瑚。

前峰吹笛月在水,中流放歌秋满湖。

夜静鱼龙回浦溆,天低星宿动菰蒲。

山川胜槩自今昔,天柱洞庭还有无。

(0)

送现藏主往处州长乐

括苍之山天下雄,控引百粤横西东。

高城月出海莲白,野亭莺啭山花红。

伍乔光芒映南服,知有高人住林麓。

濛濛碧雾际江天,冉冉閒云蔽幽谷。

大峰嵯峨仙所都,轩辕上天遗鼎湖。

川水秋沈莫耶剑,石龙夜吐摩尼珠。

长乐山人乐禅寂,捧檄东归喜何剧。

江湖鸥鹭惜离群,丛社象龙趋法席。

恩波浩荡广如天,五云回首蓬莱边。

明年我亦访遗逸,独骑白鹤来青田。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