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镜(bǎo jìng)的意思:比喻正直无私,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人或事物。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风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风和火,比喻形势紧急、危急关头。
浮沤(fú ōu)的意思:指人物浮躁不安、没有定力,也形容事物无根基、不牢固。
更阑(gēng lán)的意思:更加深沉、更加黑暗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耐看(nài kàn)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经久耐用,不容易磨损或变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识断(shí duàn)的意思:指能够凭借经验、智慧或判断力来识别和判定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
偷听(tōu tīng)的意思:暗中窃听他人谈话或行动。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僧在夜晚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交融。首联“蒲团添絮月添寒,窗外花枝不耐看”,以寒月和不耐看的花枝,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了病僧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无奈。
颔联“识断浮沤难觅剑,珠然风火不留盘”运用比喻手法,将病僧的内心世界比作漂浮不定的泡沫,难以寻觅到真正的自我或解脱之道,同时又以珠然风火不留盘,形象地表达了世事无常、无法把握的感慨。
颈联“鸡鸣潮上蓬头湿,人寂更阑夜语乾”通过鸡鸣、潮水、蓬头湿等自然景象,以及夜深人静时的对话,进一步渲染了病僧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尾联“宝镜果曾偷听得,木蛇空挂碧云端”以宝镜偷听和木蛇挂云,象征着病僧对于外界声音的捕捉与内心的自我反省,以及对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病僧在病痛中对生命、自我、解脱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通宵
夜来人醉也,今宵灯月,恍然畴昔。
云洗天空,三匝灯金月璧。
香飘越女吴姬,弄春声、秦箫楚笛。
闹穰穰、玉宇尘飞,瑶阶人集。
更忘眠怜夜饮,醉月影西沉,漏声残滴。
月色灯辉,百岁几番同得。
一度春光过了,增一遍、消磨堪惜。
况明朝,风景又非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