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董老攽五章·其三》
《赠董老攽五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董老善作画,撑胸竹石兰

屈刚为婀娜拔俗高寒

湿墨两三叶,长笺一竿

生灵怪气惊倒秀才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拔俗(bá sú)的意思:摆脱庸俗,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长笺(cháng jiān)的意思:长长的纸笺

婀娜(ē nuó)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怪气(guài qì)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古怪、古板,不合乎常理。

惊倒(jīng dǎo)的意思:非常震惊,使人吃惊到不能自持。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灵怪(líng guài)的意思:形容事物神奇奇怪,超出寻常。

三叶(sān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字或事物的名称中带有“三叶”的意思。表示吉祥、幸运和美好的寓意。

生灵(shēng líng)的意思:指生物、有生命的存在。

石兰(shí l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纯正。

秀才(xiù cái)的意思:指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人。

须生(xū shēng)的意思:指事情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出现。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竹石(zhú shí)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作画(zuò huà)的意思:指绘画、创作艺术作品。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董老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造诣与非凡成就。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董老擅长的竹、石、兰三种元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首先,“董老善作画,撑胸竹石兰”两句开篇点题,直接赞扬了董老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和专长,特别是他对于竹、石、兰这三种自然元素的把握和表现。

接着,“屈刚为婀娜,拔俗出高寒”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董老作品中的艺术风格。这里运用了“屈刚”与“婀娜”的对比,以及“拔俗”与“高寒”的象征,形象地表达了董老作品中既有坚韧不拔的力量感,又有柔美婉约的韵味,同时超越世俗,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湿墨两三叶,长笺云一竿”两句则通过具体的画面细节,如“湿墨”、“两三叶”、“长笺”、“云一竿”,描绘了董老作品中水墨淋漓、意境深远的特点,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云雾缭绕、竹影婆娑的自然美景之中。

最后,“须生灵怪气,惊倒秀才官”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董老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高度评价。这里的“灵怪气”既指作品中蕴含的奇异、生动的气息,也暗含了对董老创新精神的赞赏;而“惊倒秀才官”则是对董老作品影响力之大的形象比喻,暗示其作品不仅能够触动普通观众的心灵,甚至可能让学识渊博的文人官员为之折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老绘画艺术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赞誉,展现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久寓悟空院刹行而书之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

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

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

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

(0)

寄钱塘春游诗呈南阳郭待制

一春游揽足诗歌,寄与南阳语思多。

若忆钱塘曾到处,西湖仍是旧烟波。

(0)

句·其三

莫嫌供给难酬客,祇为湖山已自贤。

(0)

和慎思诗呈同院诸公·其二

客去衣裳懒,更长灯烛光。

随身一书笈,贮腹万雕梁。

梦旧传青馆,封须拜皂囊。

羽翰从此正,天步赤霄长。

(0)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其二

物色清秋逼,官曹静夜长。

华星披夕霭,皎露洗空凉。

律细诗难继,禅心梦易忘。

依稀贪佛日,香火宿诸方。

(0)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作十诗·其五

南轩款佳客,北堂奉高年。

两庑辟数舍,幼累聊伏跧。

未能大门闾,岂暇周墙垣。

求足何时足,万事姑随缘。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