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
《竹》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五言律诗

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入用,一节奉王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抽空(chōu kōng)的意思:抽出时间;腾出空闲时间

锦鳞(jǐ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彩,光彩照人。

空绿(kōng lǜ)的意思:指事物空虚无实,没有内容或没有意义。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入用(rù yò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能够被接受、被使用。

三梁(sān liáng)的意思:指一个团体或组织中的核心人物或重要支持者。

霜根(shuāng gēn)的意思:霜根是指寒露时节,霜冻已经渗入到地下,冻结了根部,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水文(shuǐ wén)的意思:水文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水的流动和水的特性。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文光(wén guāng)的意思:指文采光彩,指人才或文章等文学作品的光辉。

翻译
水面波光摇曳,仿佛触动了春天的绿色倒影。
春雨滋润竹笋生长,青苔覆盖着带着霜气的根部。
细密的纹理能承载香汗,适合用来制作钓鱼的丝线。
这根竹子曾被用于重要场合,如今一节奉献给尊贵的王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图景。开篇“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展现了竹林在春日清晨阳光照射下的生机与活力。“入水”指竹影倒映于水中,“抽空”则形象地表达了竹子轻盈而又挺拔,似乎要穿透天空。接下来的“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继续展示竹林的细节,“露华”指的是露珠在竹叶上闪烁,如同精致的装饰;“苔色拂霜根”则描绘了竹根旁边苔藓覆盖,给人以温润之感。

中间两句“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诗人用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竹叶的细腻与竹节的坚硬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竹子的独特质感。竹叶轻柔如织物,承接着微妙的清香,而竹节则坚韧如同精美的锦鳞。

最后两句“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回顾竹子在古代建筑和礼仪中的重要性。竹子不仅用于建造房屋,即“三梁”之用;而且它也被赋予了礼俗的意义,作为贡品呈献给尊贵者,如同“一节奉王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作者李贺对于竹子这一主题的独特感受与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过吴门登简孚堂有感

三十年前此宦游,经从偶得驻扁舟。

回头岁月如驹隙,到眼风烟独虎丘。

无复故人论旧事,却因陈迹惹新愁。

此生未必能重到,且为斯堂更少留。

(0)

再和

老去光阴有几旬,到官俄见岁华新。

陡惊懒慢随年长,更觉衰残畏客频。

愧我方为牵俗士,羡君欲作独醒人。

相逢未用辞归去,且向双溪醉早春。

(0)

题许倅浮香亭二绝·其二

为爱梅花不自禁,拟分风月到花阴。

水深草满都迷路,祇向暗浮香处寻。

(0)

喜晴

始喜晴天照眼明,忽惊风雨报秋声。

天公也念悲秋客,还扫群阴作晚晴。

(0)

送朱彦先归乡

西风一夜扫残枝,处处寒砧捣客衣。

我正思归归未得,却于江上送君归。

(0)

括苍胡经仲以经术授吾乡子弟仆顷过钱塘得吾兄永言多益及友人孟世功书未尝不以得交经仲为言且以其往还诗什相示已决知经仲非尘埃中人矣春初归自钱塘遂获识经仲于斋馆信数公之知人交道之不朽一年之间凡三相会从容谈笑者盖十许日而诗筒之循环来往曾未尝辍而仆之心犹以不得朝夕见经仲为恨也一日经仲来访席未定乃谓仆曰吾将归乡明年不复来此矣仆念经仲之贤交游中所未有顾世方扰攘会合无期临风语离殆不胜依黯因诵老杜人生足别离之句作五绝以送之·其二

明日离樽难重倾,且停征驭话交情。

知心自古不易得,况是途穷赖友生。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