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行杂感·其八》
《海行杂感·其八》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偶然合眼便家乡,夜二三更母在床。

促织入门挂壁,一灯絮絮家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家(biàn jiā)的意思:便宜的家庭

促织(cù zhī)的意思:促进纺织工作的进行。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挂壁(guà bì)的意思:指将字画、装饰物等挂在墙壁上的行为。

合眼(hé yǎn)的意思:形容短暂地闭上眼睛

家乡(jiā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长大的地方。

家常(jiā cháng)的意思:指平常、日常的事物或生活。

偶然(ǒu rán)的意思:偶然指的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絮絮(xù xù)的意思:形容说话啰嗦、细琐。

鉴赏

这首诗《海行杂感(其八)》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夜晚偶得片刻宁静时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首句“偶然合眼便家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情景,仿佛闭上眼睛就能回到熟悉的故乡,流露出强烈的思乡情绪。接着,“夜二三更母在床”一句,将时间点定格在深夜,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仿佛在梦中见到母亲的身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促织入门蛛挂壁”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促织(即蟋蟀)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蜘蛛在墙壁上结网,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暗示着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与家乡相似的自然气息,从而引发更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一灯絮絮话家常”则以温馨的场景收尾,一盏昏黄的灯光下,诗人与母亲或许并未真正相见,但通过想象中的对话,传达了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渴望与回忆。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和谐与亲情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展现了个人的思乡之情,又蕴含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送陈玉林南还二首·其一

谢安墩上新亭好,玉斧鸾旌记旧游。

五采已瞻天子气,六龙初起帝王州。

元戎谈笑收京阙,阿阁论思侍冕旒。

归卧沧江今白发,鼎湖云断使人愁。

(0)

明月歌送僧东游

上人忤世祇好游,蹴蹋空翠凌清秋。

时人问之寂无语,明月在天惟点头。

吴山越峤皆明月,桂树相随渡东浙。

烦师问讯吾故居,山近琼台瞰双阙。

(0)

宫词十首·其九

夜深回步玉阑东,香烬龙煤火尚红。

折得海棠无觅处,依然遗却月明中。

(0)

梅花百咏·其二江梅

有客孤山吊鹤归,半肩行李插疏枝。

街头儿女不解事,刚道卖花人未回。

(0)

感寓九首·其六

步出涌金门,所见土花碧。

徘徊衣上月,感此美人夕。

美人胡不归,月落江水白。

寒潮已复去,海马晓无迹。

万弩射鲸鱼,骇浪接天赤。

空闻鲁仲连,孤感横八极。

哀哀精卫石,填海竟何益。

(0)

对菊有感

百草竞春色,惟菊有秋芳。

岂不涉寒暑,本性自有常。

疾风吹高林,木落天雨霜。

谁知篱落间,弱质怀刚肠。

不怨岁月暝,所悲迫新阳。

永歌归去来,此意不能忘。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