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黄晦闻题广雅书院图》
《为黄晦闻题广雅书院图》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冠冕(guān mi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最高荣耀,比喻地位最高或最完美。

讲肄(jiǎng yì)的意思:指谈论、议论、评说。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马队(mǎ duì)的意思:指由一群骑马的人组成的队伍。

南极(nán jí)的意思:极其寒冷的地方,比喻极度寒冷的环境或极端的困难境地。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狐鸣篝火(hú míng gōu huǒ)的意思:指形容人情深意长、相互关怀、友情深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与时间流转的深刻主题。首句“当年南极通冠冕”,以“南极”象征南方,暗含古代南方文明的辉煌与尊贵,仿佛在述说过去南方地区文化与政治的繁荣景象。“通冠冕”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文明的高雅与秩序。然而,接下来的“转眼狐鸣篝火丛”一转折,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将曾经的辉煌瞬间带入了荒凉与野蛮之中,如同野兽的嚎叫和篝火的微光,象征着文明的衰败与野性的兴起。

“马队只今非讲肄”,这一句直接点明了时代的变化,昔日的马队不再用于学术研讨与学习,暗示了传统教育与学术氛围的消逝。最后,“荆榛寒雨又秋风”则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社会环境的恶劣与动荡,荆棘丛生象征着社会的混乱与不平,寒雨与秋风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与萧瑟的氛围,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兴衰以及个人对时代变化的感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江城子.落花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

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忒愁侬。

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

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

(0)

龙潭夜月

月皎寒潭清,夜深秋露白。

骊龙自在眠,云影荡天碧。

(0)

东渡感事呈唐维卿方伯家时甫星使兼怀幕府诸公·其二

目极楼船济六师,江淮遮蔽此藩篱。

雨馀莫忘谈墙筑,米短何堪议灶炊。

渡海神仙工点铁,逢场傀儡惯牵丝。

重瀛但祝销兵气,筹笔无劳疏十思。

(0)

抚琴

夜静碧天净,万籁响沉沉。

捲帘伫明月,焚香调素琴。

泠泠七弦趣,山水始同心。

声希而味淡,俗耳无知音。

顾我独乐此,摩挲情更深。

一弹涤尘虑,再鼓发清吟。

朝游共一舆,夜眠共一衾。

晨夕永不离,生死盟诚忱。

兴至作「三弄」,趺石坐松林。

远招云间鹤,飘然落前岑。

携琴骑鹤去,天风荡虚襟。

汗漫九垓上,高踪谁能寻。

(0)

十月·其四

维此十月,新霜始降。寒不折胶,冻不凝冱。

凛然严师,少而慈父。戒示坚冰,衣裘蚤具。

我公之威,伊教匪怒。不竞不絿,无怨无恶。

(0)

有洗旧诰绫作青色鬻将以为缘以绀缯易得之作手卷赋小乐章求好事书其后

吴宫辇路伤行客,茧冰压云凝碧色。

门前新扫染家邻,借人铺设残衣帛。

宫花剪绫连院号,覆取翻看成一道。

织纹宛转敕字新,知是初谁六尺诰。

城霞失彩宫藓病,中与海图上衣领。

改颜倖售缘所遭,褪药玄香洗蓝影。

青绸易得泪承睫,击筑楚歌无故业。

歌残求书好事人,异代倘传诰绫帖。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