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苔钱》
《苔钱》全文
宋 / 叶岂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青钱点点鹅眼,绿毯鳞鳞翠毛

聚散因风翻覆手,池塘犹喜没惊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翠毛(cuì máo)的意思:形容鸟类羽毛翠绿且美丽。

点点(diǎn diǎn)的意思:指数量极少、微不足道。

鹅眼(é yǎn)的意思:指眼睛圆而明亮,有神采。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覆手(fù shǒu)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完全相反于预期的情况,事与愿违,出乎意料。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聚散(jù sàn)的意思:聚集和分散

鳞鳞(lí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绵不断。

翻译
青绿色的铜钱般水藻漂浮在水面,像鹅的眼睛
碧绿的荷叶如编织的翠绿色毛毯
注释
青钱:形容水面上的青绿色水藻。
浮鹅眼:比喻水藻密集如同鹅的眼睛。
绿毯:指荷叶。
鳞鳞:形容荷叶密密麻麻的样子。
织翠毛:比喻荷叶紧密排列仿佛编织出翠绿色的毛毯。
聚散:指水藻随风飘动聚拢或散开。
翻覆手:形容变化无常,像人的手翻转一样。
池塘:指荷塘。
没惊涛:即使有大浪也未使池塘受到惊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塘景象,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

“青钱点点浮鹅眼”中的“青钱”指的是荷叶形似古代铜钱,色泽为翠绿色的圆形。这里把荷叶比喻成“鹅眼”,既传达了荷叶的大小,也形象地表达了其在水面上的分布状。“点点”则传递出荷叶稀疏而有序的布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绿毯鳞鳞织翠毛”进一步描绘了荷塘的景象。这里将荷叶比作“绿毯”,强调其覆盖水面如同丝织品一般密布且富有层次感。“鳞鳞织翠毛”则是对荷叶细部的刻画,形容其边缘锋利且色泽鲜明,如同精致的织物。

“聚散因风翻覆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的感慨。这里把水中的荷叶聚合与分散比喻成掌控在一只看不见的手中,强调了自然力(如风)对景象影响的力量。

最后,“池塘犹喜没惊涛”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平和而又略带变化的荷塘景观时所感到的欣悦之情。即便是微小的波动也不会使其不安,反而增添了一份生动的韵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精巧的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在平淡中寻找喜悦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叶岂潜
朝代:宋

叶岂潜,字潜仲,金华(今属浙江)人。尝佐广西转运司幕。事见清光绪《金华府志》卷九。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村田即景·其二

瓦盆家计屋茅茨,服穑初无分外思。

虽较江乡少花柳,古风敦朴孰如斯。

(0)

东山寺

归来自分老幽岭,古寺秋高一杖寻。

峡口云封樵路稳,荆门烟锁棹歌深。

山僧频说当年事,江月应知此夜心。

广岭松风听欲尽,闲敲清磬伴孤吟。

(0)

东山寺避暑

暂远尘氛梦,来眠佛子居。

一蒿新雨后,万亩插秧初。

避热原非雁,弹篌岂为鱼。

枯禅容我懒,心地湛清虚。

(0)

过至喜堂废址有感

自有高楠树,因开虚白堂。

如何同厄闰,一例赋黄杨。

(0)

命加赈浙省去岁被灾州县诗以示意

两浙去岁灾,东较西为甚。

嗟嗟我黎民,啼饥缺餐饪。

石粉聊充饿,因以致病㾛。

疾苦欲尽知,终夜不安枕。

救灾无奇方,屡留太仓禀。

晚秋纵稍穫,餔啜仅馀沈。

青黄不接时,艰食行哀谂。

申命地方吏,吾意其悉审。

食尔无安肉,衣尔无安锦。

为民之父母,曰惟尔及朕。

子饿父则饱,于心其奚忍。

赈济期虽溢,更发我仓廪。博施慎无遗,庶苏彼?懔。

梗概示端倪,施行尚勤恁。

人力惟小补,仰望早稻稔。

(0)

恭祀社稷坛礼成述事

举趾东郊农务临,质明承祭冀居歆。

春祈秋报从常典,民谷王封合并钦。

方俎备陈肥腯物,崇牙叠奏太平音。

洁觞三献昭和鬯,德养方占岁在壬。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