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茅(bái máo)的意思:白茅是指茅草的颜色白色,比喻人品纯洁或清白无辜。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当中(dāng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或人中间,表示在其中的一部分或某个特定位置。
芳馨(fāng xīn)的意思:指芳香和温馨。
海南(hǎi nán)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关联的关系。
伎伎(jì jì)的意思:指技艺高超、有才能的人。
椒红(jiāo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如椒红色。
金光(jīn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明亮的光芒,常用来形容光线明亮、闪耀。
开壶(kāi hú)的意思:指打开壶盖,比喻揭开隐藏的真相或秘密。
明通(míng tōng)的意思:指理解事理明白,通达一切。
破晓(pò xiǎo)的意思:指天快亮的时候,夜色开始消散,天空逐渐明亮。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雾光(wù guāng)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因受到雾气的映照而呈现出美丽的光彩。
幽明(yōu míng)的意思:指黑暗和光明,幽暗和明亮,暗中和明处,引申为对事物的明暗、优劣、真伪等相对状况的描述。
玉酒(yù jiǔ)的意思:指上等的美酒。
云子(yún zǐ)的意思:云子是指云朵在天空中飘动的样子。在成语中,云子常常用来比喻人的心思或行动不定,变化多端。
紫茸(zǐ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白了,也比喻人的年纪已经很老。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祭祀活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祭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敬神崇礼的情怀。
“雾光散兮曈曈,蘪芜青兮椒红”两句勾勒出早晨微霭中的山色与花卉,营造了一种神圣庄重的氛围。蘪芜和椒红都是祭祀时常用的供品,这里以其颜色形容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神灵的敬奉。
“石上菖蒲生紫茸,曲屿蘋长丝影重”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写。菖蒲和蘋都在古代祭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通过它们的生长状态,传递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雉鷕鷕兮鹿伎伎”中的鹿象征着吉祥与平安,而“圆鳞金光出寒水”则可能是对祭祀中供奉的鱼类或其他水族动物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对神灵的供养。
“碧鼎收香养云子,三脊白茅断为委”中的碧鼎和白茅都与祭祀有关,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物的珍视和对神明的敬仰。
“平壶玉酒清于空,开壶芳新破晓风”则是对祭祀时饮用的玉酒进行描写,通过酒的清冽和香气的释放,传递出一种庆典与喜悦的情绪。
“罍前洗爵奠当中,海南沉水烟濛濛”中的罍是古代的一种祭器,这里描述了在祭祀之前对器物的清洁和摆放,以及远方海南沉水的朦胧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人有诚,神有灵,幽明通,荐芳馨”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强调人的真诚与神明的灵性,表达了祭祀时人们心灵的沟通和对美好事物的献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场祭祀活动的庄严、神圣与祥瑞,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界、神灵以及生命本身的深刻认识和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