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尺水(chǐ shuǐ)的意思:比喻程度相差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弧矢(hú shǐ)的意思:指箭或弓弦所形成的弧形。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金鱼(jīn yú)的意思:指人容貌美丽,如金鱼一般绚丽多彩。
鲸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海洋中鲸鱼游动时所引起的波浪,比喻事物巨大而引起的影响。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扪腹(mén fù)的意思:用手触摸自己的腹部,表示饥饿的程度。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南纪(nán jì)的意思:指南方山区的地名,意为遥远的地方。
去时(qù shí)的意思:离开的时候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雪花(xuě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独特、繁多、丰富多样。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竹皮(zhú pí)的意思:指人薄弱、身体虚弱无力。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三尺水(sān chǐ shuǐ)的意思:指距离很近,非常亲近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兵出征图景。首句“竹皮之冠双鹖尾”形象地刻画了民兵头戴竹皮制成的帽子,帽饰为两只鹖鸟尾羽,显示出他们的朴素与勇武。接着,“绣箙雕襕插弧矢”描绘了他们装备精良,箭矢插在华丽的箭袋上,准备投入战斗。
“匣中濙濙三尺水”暗示了弓弦已拉开,蓄势待发,而“马蹄纵横雪花起”则通过比喻,形容马蹄翻飞如同雪花般疾速,展现了民兵们的英勇和决心。“鲸波如山荡南纪”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壮烈,如同巨浪荡平南方大地。
“壮士肯作寻常死”表达出民兵们视死如归的豪情,他们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愿意为了保家卫国付出生命。“使君扪腹千卷书”暗指这些民兵虽然出身贫寒,但饱读诗书,有着高尚的志向。“那能血掴黄金鱼”则以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贪生怕死、只顾个人利益的人。
最后两句“去时拜跪何足道,回时使君应不如”,表达了对民兵出征前的敬意和对他们归来时可能遭遇不公的忧虑,体现出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民兵的形象,寓含着深沉的社会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子中秋
去年今日雨纷沦,今年今日雨翻盆。
穷愁摊书意绪恶,况复天地无朝昏。
海棠狼藉露葵折,蟋蟀草间鸣复咽。
疾风驱水水怒号,鬼火山椒时一掣。
姮娥此夜当如何,将无怨恨阴云多。
天上人间会反复,明朝皎月生山阿。
中秋发舟越溪将游天目同韩达夫门人吴系马策联句
出郭月正上,迷波云稍黄。
井梧初剪叶,天桂忽飘香。
远落诸英渺,遥峰寸碧长。
寒枝惊鸟雀,征棹载琴箱。
树底秋光满,船头夜气凉。
曲塘翻刺芰,夹岸浸疏杨。
瀫乱白鱼跃,山移綵鹢翔。
半宵联镜曲,一水接钱塘。
渐渐天如洗,年年雨阻觞。
那能如此夕,彻曙醉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