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徵贤诏,终伤不遇心。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陈 季 壁 唐 /钱 起 郢 人 何 苦 调 ,饮 水 仍 布 衾 。烟 火 昼 不 起 ,蓬 蒿 春 欲 深 。前 庭 少 乔 木 ,邻 舍 闻 新 禽 。虽 有 征 贤 诏 ,终 伤 不 遇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衾(bù qīn)的意思:指用布做的被褥或被子。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何苦(hé kǔ)的意思: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做无谓的努力
苦调(kǔ diào)的意思:形容言辞尖刻、严厉。
邻舍(lín shè)的意思:指邻居,也泛指周围的人或事物。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前庭(qián tíng)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或最前沿的位置。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郢人(yǐng rén)的意思:指被人误会或冤枉的人。
- 注释
- 郢人:指郢都的居民。
苦调:费神,忧虑。
饮水:喝冷水。
布衾:粗布被子。
烟火:炊烟。
昼不起:白天没有炊烟升起。
蓬蒿:野草。
春欲深:春天快要过去。
前庭:庭院前面。
乔木:高大的树木。
邻舍:邻居。
新禽:新来的鸟。
徵贤诏:征召贤才的诏书。
不遇:不得志,怀才不遇。
- 翻译
- 郢都的人何必费神,只喝冷水盖粗布被。
白天连烟火都不见,草木茂盛春天已深沉。
庭院前少有大树,邻居传来新鸟鸣声。
虽然有征召贤才的诏书,内心却始终感到不得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沉默寂寞的乡村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遇之感。"郢人何苦调"一句,以古郢城的居民为喻,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而"饮水仍布衾"则是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法摆脱这种怀旧情绪。"烟火昼不起"说明乡间气氛宁静而缺乏生机,"蓬蒿春欲深"则指示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生长,与人事的冷清形成对比。
"前庭少乔木"表明诗人的居所环境简陋,缺乏绿荫,而"邻舍闻新禽"则显示生活中还有一些简单而温馨的声音,如同自然界给予孤独者的慰藉。然而,尽管"虽有徵贤诏"表明外部世界对于人才的征召,但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不被理解感仍旧存在,"终伤不遇心"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我认同的困境,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抒情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秋夜偶成
宝篆销沉,寒蛩凄咽,征鸿天际哀鸣。
一钩斜月,四壁静无声。
猎猎西风吹梦,闻夜柝、逆旅心惊。
银灯黯,空阶堕叶、关塞不胜情。疏砧。
添客思,倚阑无语,一片愁心。
听丁丁虬箭,渐近三更。
小步花阴寂寂,玉露冷、庭院风轻。
楼头笛,谁家吹起,午夜更凄清。
满江红.书慈溪郑母张孺人节孝事
今古娥眉,推第一、荣扬节孝。
仓皇处、难痊夫病,还愁姑老。
玉笛正吹连理曲,瑶琴忽转伤心调。
剩呱呱、七日试哀啼,遗孤貌。奁镜冷,离鸾杳。
妆阁掩,钗分早。算几番摒挡,邻逋才了。
识代陔兰谋色养,教传灰荻邀旌表。
抱冰心、常共月争光,千秋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