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十三》
《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十三》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半壁膻腥事已休,眼中沧海横流

相从惠远庐山日,谁识攒眉万国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膻腥(shān xīng)的意思:形容气味难闻或恶臭。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攒眉(cuán méi)的意思:指皱起眉头,表示担忧、忧虑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首句“半壁膻腥事已休”,描绘了历史上某个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的景象,但“膻腥”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腥风血雨与破坏。接着,“眼中沧海更横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的动荡比作大海的波涛汹涌,生动展现了局势的动荡不安。

“相从惠远庐山日”引用了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讲经的历史典故,暗含着诗人与友人共度艰难岁月的情谊,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去宁静时光的怀念。然而,“谁识攒眉万国愁”则揭示了诗人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的忧虑,以及对人们普遍忧患意识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平与友人情谊的向往,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洞察力。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杨南仲

君思家世质,云此闺闾华。

我知财货里,自出人骄奢。

先翁非勤俭,安能美生涯。

儿郎不鼓舞,造化无萌芽。

从今君已悟,拈骰入諠哗。

结棚妆俚戏,达旦听淫哇。

(0)

荷华

翠盖田田绿,繁华艳艳红。

有容欺水国,无力舞秋风。

缓步迎潘后,纤腰学楚宫。

涉江人不见,两桨石城东。

(0)

和程大卿荔枝

棠阴为政有光晶,号令风行鬼亦惊。

和气发来藏不得,直教丹荔背时生。

(0)

沁园春.送春

飞雨一番,杜宇数声,东君又回。

对花垂粉泪,舟移洛浦,柳眉颦黛,马走章台。

南架海棠,北窗红药,都是当年手自栽。

伤离别,想今朝去也,明日重来。轩车且莫相催。

待细把衷肠诉此怀。

这画阑六曲,懒和月倚,朱帘十二,不与风开。

青杏园林,朱樱酪酒,争似和羹雪后梅。

那时节,好都将心事,分付多才。

(0)

中秋近愿晴·其四

生如蝼蚁事如麻,有菜无盐是几家。

无限容光通照处,良晨莫遣片云遮。

(0)

送林叔全秩满归四明

三年绝境兴谁同,鸡叫桑巅犬巷中。

但欲户庭多暇日,不将鞭朴奏肤公。

相期霄汉抟风翮,每见灯花缀玉虫。

此去逢人台阁上,丁宁莫道止斋翁。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