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王山父·其二》全文
- 翻译
- 如果能拥有自己的居所,我就心满意足了。
玉堂(古代宫殿或学府)哪里还能找到梅花的踪迹呢?
- 注释
- 办得:如果能够。
茅庐:简陋的草屋,这里比喻自己的居所。
我便归:我就满足、归隐。
玉堂:指代显赫的位置或高雅的环境。
何处:哪里。
有梅枝:有梅花盛开。
岁寒:寒冬时节。
老树:历经风霜的老树。
虽:虽然。
荒寂:寂静、冷清。
会有:终究会。
腊残:腊月将尽。
春到时:春天来临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呈王山父(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观察。
"办得茅庐我便归"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一旦有了自己的草屋,就可以放弃世俗的纷争,归隐山林。这里的“办”字意味着准备好,而“茅庐”则是古代隐者居住的小屋,用茅草覆盖。这两字交织出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玉堂何处有梅枝"则是在询问何处可以找到象征高洁和坚强的梅花。这里的“玉堂”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书房或居所,而“梅枝”不仅是冬天里独自绽放的花朵,也代表着诗人对品格和气节的追求。
"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自然观察和哲理思考。尽管“岁寒老树”在冬天看起来荒凉且孤寂,但即使是在最冷酷的季节,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春天,生命力并未消失。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和希望的信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副宁静致远的山水田园图景,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深刻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侍郎裘曰修安徽巡抚高晋奏报上江水利告竣得诗十四韵
安徽东北鄙,实介豫淮中。
黄渎地枨北,洪湖天堑东。
众川如有阻,大壑致难通。
泛滥诚堪畏,流离害莫穷。
势虽未经目,患每廑于躬。
尔晋惟方伯,曰修汝亮工。
事因和始集,理以晰方融。
更漫辞劳勚,须相励谅忠。
流疏濉茨浅,沙浚翟洪隆。
潴预陵崔孟,潦消灵宿虹。
孟冬初雇役,首夏告成功。
灾后代资赈,图长计慎终。
允能体予意,庶略起民癃。
永念剔鬟迹,瞠乎敢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