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寒士(hán shì)的意思:寒士指的是贫穷的人,也可以指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人。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良肱(liáng gōng)的意思:指重要的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名僧(míng sēng)的意思:指受到广泛尊敬和崇拜的高僧,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被公认为杰出人物。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铁马(tiě mǎ)的意思:指坚固、可靠的交通工具或战马。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厦屋(shà wū)的意思:指房屋高大宏伟,建筑豪华壮丽。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休兵(xiū bīng)的意思:停止战斗,暂时休息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 注释
- 休兵:停止战争。
三十有馀龄:三十多年。
铁马:披甲战马。
曾来似不曾:仿佛从未离去。
寒士:贫寒之士。
贤御史:贤能的御史官。
閒人:闲暇之人。
老名僧:年老有名的僧人。
画船:装饰有画的船只。
歌春雪:歌声如春雪般清脆。
厦屋:大屋。
贮腊冰:储存腊月的冰块。
保得:保持。
西湖:杭州西湖。
心知:心中明白。
明首:知己好友。
良肱:知音或得力助手。
- 翻译
- 已经停战三十多年,铁骑仿佛从未离去。
贫寒之士欢喜跟随贤能的御史,闲暇之人也愿意结识年迈的高僧。
画舫上处处传来如春雪般的歌声,远处的房屋储存着腊月的冰块。
能保得西湖风景依旧美好,我心中明白这是遇到了知音好友。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玩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休兵三十有馀龄,铁马曾来似不曾”表达了诗人经历过战乱,但如今已经远离战争,仿佛那些铁蹄踏地的声音从未发生过一样。这里的“休兵”指的是停止战斗,休养生息,而“三十有馀龄”则是诗人的年龄,这个年龄常被认为是人生得意之时。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当前的平静与往日的战乱。
“寒士喜从贤御史,閒人许识老名僧”中的“寒士”可能指的是那些贫穷或不被世俗看重的人,他们能够跟随贤明的官员学习;而“閒人”则是普通民众,他们对于年迈有德之人的尊称。这两句描绘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士的行为和态度,显示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接下来的“画船处处歌春雪,厦屋遥遥贮腊冰”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画船”可能是指装饰华丽的小船,而“处处歌春雪”表明诗人在春天的雪花中游玩,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响起。紧接着,“厦屋遥遥贮腊冰”则描述了远处的房屋里储存着冬日的寒冰,形成鲜明对比。
“保得西湖如此好,心知明首遇良肱”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湖美景的珍视和满足。这里的“保得”意味着能够保持或保护,而“如此好”的景色让诗人的内心深处感到满意和幸福。
最后,“心知明首遇良肱”则是说诗人内心明白,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自己遇到了一个好时节。这里的“良肱”指的是好的时光或佳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社会状态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和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美好环境中获得心灵满足的喜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禽言
春泥滑滑雨潇潇,田父力作收坠樵。
归来不敢道姑恶,我自忘却婆饼焦。
去年冬旱无麦熟,阿婆饼焦难再得。
门前忽报谷公来,灶冷樽空难接客。
阿兄提壶沽浊醪,阿弟布谷披短蓑。
不时脱却布裤渡溪水,只愁行不得也哥哥。
沁园春·其一
雨趣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
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
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主人下榻高斋。
更点检笙歌频宴开。
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
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
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