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齐(bù qí)的意思:不平衡;不统一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回光(huí guāng)的意思:回光指事物逆转,从逆境中恢复生机,重新焕发活力。
皎月(jiǎo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形容月光明亮清晰。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露草(lù cǎo)的意思:露出地面的草。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升高(shēng gāo)的意思: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或状态。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转天(zhuǎn tiān)的意思:转天意指在一夜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容事物的转折突然而剧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辕途中所见之景,细腻地展现了月光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首句“景物以心变,在目多不齐”点明了景物因人的心境而变化,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景象时会有不同的感受。接着,“皎月照我辕,令我心依依”一句,通过月光照耀车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深情和内心的依恋。
“平沙动漪色,倒影翻马蹄”描绘了沙漠中月光下的波纹和马蹄倒映在沙面上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而“我车升高坡,月转天南低”则通过车行高坡,月亮位置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动态美。
“丛林忽掩月,我行投晦迷”描述了树木突然遮挡了月光,使得行进中的诗人迷失方向,暗示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最后,“回光偶相射,露草浮萋萋”以回光照射露草,草叶上浮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即使在困难和迷茫中,生命依然充满希望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归中丞使新罗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
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
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
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
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人。
城邑分华夏,衣裳拟缙绅。
他时礼命毕,归路勿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