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玉 笥 山 投 龙 洞 宋 /罗 与 之 扪 萝 入 幽 谷 ,眼 界 益 峥 嵘 。石 壁 断 人 迹 ,泉 流 间 鸟 鸣 。日 高 云 未 散 ,秋 晚 草 犹 荣 。坐 久 无 归 意 ,悠 然 世 念 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云(gāo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高远,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世念(shì niàn)的意思:对世间的思考和观察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无归(wú guī)的意思:没有归宿,无处可归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注释
- 扪萝:摸索着藤蔓。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或景色壮观。
石壁:坚硬的岩石峭壁。
日高:太阳升得很高。
秋晚:秋季的傍晚。
坐久:长时间坐着。
悠然:悠闲自在。
世念:世俗的忧虑和想法。
- 翻译
- 我攀援着藤萝深入幽深山谷,眼前的景色更加壮丽。
岩石峭壁上几乎没有人行走的痕迹,只有泉水声中偶尔传来鸟儿的鸣叫。
太阳升高但云层仍未消散,虽已秋末但草木依然茂盛。
我坐在这里时间久了,竟忘了回去,世间纷扰仿佛都变得淡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的《登玉笥山投龙洞》,描绘了作者独自攀登山中之路,进入深邃的幽谷之景。"扪萝入幽谷"形象地展现了他手扶藤蔓,踏入山谷的场景,显得神秘而宁静。"眼界益峥嵘"则写出随着深入,视野愈发开阔壮丽。
"石壁断人迹,泉流间鸟鸣"两句,通过描绘石壁阻隔了人的踪迹,只有清泉流水声和鸟儿的鸣叫,传达出山谷的荒寂与生机,给人以空灵之感。"日高云未散"点明时间已过,但天空中的云彩仍未消散,增添了山谷的朦胧美。
"秋晚草犹荣"暗示虽已秋凉,但草木依然繁茂,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力。最后两句"坐久无归意,悠然世念轻"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中,忘却尘世烦恼,心境变得淡泊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笥山龙洞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山水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金堂迂路登三学山李八百仙人道场
失脚尘土窄,谒归旬朔暂。
迂径款名山,攀险得幽玩。
平川开霭杳,长江远疏散。
驱车松柏阴,闯户风日淡。
楼居规制古,殿壁丹青暗。
仙翁李八百,曾举陟霄汉。
遗迹古未陈,见我若笑粲。
灵液喷幽岩,枯楠茁新干。
黄冠肃延劳,绿茗劝浇灌。
饥肠殷雷蛰,尘虑忽冰泮。
碑阅唐隶遒,诗为处士叹。
三生学精苦,一日升汗漫。
我岂无宿缘,心犹悯世难。
思见甲兵洗,永息毡毳悍。
王度式金玉,民劳拔涂炭。
翛然一儒腐,不自省疏缓。
强令事驰驱,终觉窘羁绊。
何当脱屣去,托迹烟霞伴。
宫洞吟步虚,丹经严静观。
太初以为邻,巧历那可算。
松风天末来,为我发永叹。
《过金堂迂路登三学山李八百仙人道场》【宋·程公许】失脚尘土窄,谒归旬朔暂。迂径款名山,攀险得幽玩。平川开霭杳,长江远疏散。驱车松柏阴,闯户风日淡。楼居规制古,殿壁丹青暗。仙翁李八百,曾举陟霄汉。遗迹古未陈,见我若笑粲。灵液喷幽岩,枯楠茁新干。黄冠肃延劳,绿茗劝浇灌。饥肠殷雷蛰,尘虑忽冰泮。碑阅唐隶遒,诗为处士叹。三生学精苦,一日升汗漫。我岂无宿缘,心犹悯世难。思见甲兵洗,永息毡毳悍。王度式金玉,民劳拔涂炭。翛然一儒腐,不自省疏缓。强令事驰驱,终觉窘羁绊。何当脱屣去,托迹烟霞伴。宫洞吟步虚,丹经严静观。太初以为邻,巧历那可算。松风天末来,为我发永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5267c6a4a3bb990289.html
竹溪为旌城汪伯溱赋
先生溪上种修竹,呼吸溪光餐竹绿。
自应不同此君医,冰雪之胸元不俗。
我欲相从竹溪中,已办青蓑黄篾篷。
卧听肃肃摇清风,一洗满怀尘土空。
祇愁一夕风雷起,变化飞龙葛陂水。
凌云去去固无心,莫忘溪头舞烟雨。
接花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小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
众闻悉惊诧,为我屡叹吁。
用智固巧矣,天时可易欤。
我欲春采菊,我欲冬赏桃。
汝不能栽接,汝巧亦徒劳。
雨露草必生,霜雪松不死。
有本性必生,亦时雨与之。
所遭有变易,是亦时所为。
时乎不可违,何物可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