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长眉(cháng méi)的意思:指人的眉毛长而浓密,形容人的相貌美丽、英俊。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低压(dī yā)的意思:指气压较低,也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低落或环境气氛沉闷。
峨鬟(é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更阑(gēng lán)的意思:更加深沉、更加黑暗
孤鸿(gū hóng)的意思:指孤独的鸿雁,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远目(yuǎn mù)的意思:指眼光远大,具有远见和洞察力。
- 注释
- 远目:远望。
伤心:心感悲伤。
楼上山:远处的山峦。
愁里:在愁苦之中。
长眉:形容眉头紧锁。
峨鬟:女子的发髻。
暮云:傍晚的云彩。
阑干:栏杆。
孤鸿:孤独的大雁。
瘦倚:瘦弱地倚靠。
梅夜寒:寒冷的冬夜梅花。
钗胜:用花或布料制成的发饰。
春在西窗:春天的景色映照在西窗上。
灯火更阑:灯火已近熄灭。
- 翻译
- 远望山峦让人心伤,愁苦中双眉紧锁,离别后她的发髻如峨眉般孤单。
傍晚的云层低垂压着小栏杆,试着问那孤独的鸿雁,为何你先归去。
瘦弱的身影倚靠在溪桥上,夜晚的梅花带着寒意,泪水不自觉地滑落。
剪裁出梅花形状的头饰等待归来的人观看,春天已在西窗边,灯火阑珊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一剪梅·赠友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愫和深沉的离别之苦。
"远目伤心楼上山"一句,以一个高远的视角设情,楼上望见的山色已然引起了心中的忧伤。这里的“远目”不仅是对空间距离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深度的写照。
接下来的"愁里长眉,别后峨鬟",则是进一步表达离别之际的愁绪纷杂和美丽的发饰无法掩盖内心的凄楚。"愁里"二字,直指心中的忧虑,而"峨鬟"(音jiāo huán)则是一种古代女子的发髻样式,这里的“别后”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
诗人接着写道:"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这里,晚霞如织的天际和低垂的云层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而“小阑干”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诗人询问独自飞翔的雁鸟,为何要急匆匆地返回,是否也感到离别之痛。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画面。瘦弱的身影倚靠在桥边,寒风中的梅花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哀伤,而即将融化的雪水和不禁滴落的泪水,都在诉说着离别的痛楚。
最后两句"剪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期待。在这里,“剪成钗胜”可能是指用梅花编织成饰物,以此寄托离别之情。而“春在西窗”,则是在告知友人,虽然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但已经能从窗棂间看到一些春意。"灯火更阑"一句,则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愁、寄托深情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舍人归兰陵里
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
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
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
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