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羔羊》
《羔羊》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āoyáng
xiānqín / shījīng

gāoyángzhītuó[1];

退tuìshígōngwěishéwěishé

gāoyángzhī[2];

wěishéwěishégōng退tuìshí

gāoyángzhīfèngzǒng

wěishéwěishé退tuìshíg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羔羊(gāo yáng)的意思:指年幼无知、易受欺骗的人。

公退(gōng tuì)的意思:指官员退休或辞职。

蛇委(shé wěi)的意思:形容人狡猾、阴险。

素丝(sù sī)的意思:指纤细如素线的丝线,比喻文章或说话的措辞简练而精辟。

退食(tuì shí)的意思:指因为恶心、厌食等原因而不想吃东西。

委蛇(wēi yí)的意思:指人言语或行为虚伪,不真实。

五紽(wǔ tuó)的意思:指男子束发时用的五个发带,比喻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

自公(zì gōng)的意思:自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代自己公正廉明,没有私心私欲的行为和态度。

退食自公(tuì shí zì gōng)的意思:指官员或领导自愿辞去官职或权力,追求清廉正直的品德。

注释
五紽:指缝制细密。
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促),即细密。
食: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委蛇: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革:裘里。
緎:缝也。
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总:纽结。
一说毛诗传释为“数”,与紽同。
注释2

五紽:指缝制细密。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即细密。

食: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委蛇(wēi yí):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革:裘里。

緎(yù):缝也。

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总(zǒng):纽结。一说毛诗传释为“数”,与紽同。

翻译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译文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赏析

赞美说

汉儒对《羔羊》篇的解释主要有毛齐鲁韩四家,其中毛诗的解释来自《毛诗正义》,而齐鲁韩三家诗几乎都已亡佚。现依据王先谦之说,取其书《诗三家义集疏》中认定的齐鲁韩三家诗说观点。在《羔羊》篇中,“羔羊”、“素丝”、“退食”、“委蛇”四词是该诗的关键词,其中“羔羊”是主旨的代表,故理解汉儒对《羔羊》篇的解释,应先从后三词开始,再分析“羔羊”所代表的主旨。

“素丝”。在《诗三家义集疏》的资料中,齐氏认为“素丝”指“君子朝服”;韩氏则认为素喻絜白,丝喻屈柔;注鲁诗的谷永注“素”为“行絜”,王逸注为“皎洁之行”;毛氏注为“白也”。《诗三家义集疏》总结为:“薛以性言,谓其心之精白,谷王以行言,美其行之洁清也。‘丝喻屈柔’者,屈柔以行言,立德尚刚而处事贵忍,故屈柔亦为美德。”;可见,齐氏是从“素丝”作为社会服装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确定身份地位为大臣,而其余诸家则抓住其本身“白”与“柔”之特性,认为“素丝”是用来赞美大臣之高洁、谦忍。

“退食”。王先谦先生梳理齐鲁韩三家诗注,认为“‘退食自公’者,自公朝退而就食,非谓退归私家。永疏‘私门不开’,正释‘公’之义。卿大夫入朝治事,公膳于朝,不遑家食,故私门为之不开也。”;而《毛诗正义》中先列郑玄笺,云退食意谓减膳。再引孔颖达正义释“减膳”之意:“减膳食者,大夫常膳日特豚,朔月少牢,今为节俭减之也。”后引王肃、孙毓“减膳”论“减膳”为合理合制之举。故从身份属性上来讲,两种解释都将对象定义为朝堂之臣,非宦官等类属。从特征属性来看,则知此人尊制守法,依朝廷之律,依传统之令,非标新立异或先斩后奏之人,可谓是遵从、执行制度法令的模范,是朝廷形象的代言。

“委蛇”。毛氏注曰:“委蛇,行可从迹也。”又言:“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迹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郑玄笺云:“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韩氏注为:“逶迤,公正貌。”;二者看似不同,实则互补。恰如陈启源所云:“毛‘委蛇’传以为‘行可迹踪’,韩‘逶迤’训作‘公正貌’,两意义正相成,为其公正无私,故举动光明,始终如一,可从迹仿效,即毛序所谓正直也。”;可知所美大臣之言行,首先是公正无私的,非弄权之人。其次,该人言行有迹可循,则可使人仿迹模仿,谓其人有影响力,是值得他人对其进行赞美乃至宣扬的。

“羔羊”为此诗篇之题,也是该诗主旨的代表,因而应以“羔羊”为核心来分析该诗主旨。《毛诗正义》:“《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后注:“《鹊巢》之君,积行累功,以致此《羔羊》之化,在位卿大夫竞相切化,皆如此《羔羊》之人。”《诗三家义集疏》:齐说曰:“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辅政扶德,以合万国。”韩说曰:“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絜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据此可知,该诗的主旨是赞美有德行之君子,不同在与有的学者认为是在赞美召南大夫,而当时其他的学者认为是美召公,毛氏则只说“在位卿大夫”。实际上,召公于周朝亦是在朝之臣,故综合来看,可将《羔羊》一诗的主旨定为赞美有德之大臣。

讽刺说

对这首诗表现特点的理解,要反美为刺。即是说,全诗不用一个讥刺的词,更没有斥责之语,诗人只是冷静而客观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个小片断,不动声色用粗线条写真。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那官员的服饰——用白丝线镶边的羔裘。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是位大夫。头两句从视觉来写,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见也是所想,按常规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诗人见其人吃饱喝足由公门出来,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这与当时民众的生活水准相对照,有天上地下之别,《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阐述的符合王道的理想社会,在丰收年成,也才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而大夫公膳常例竟是“日双鸡”,非常奢侈。诗人虽然没有明言“食”是什么,以春秋襄公时代的公膳例之,大约相差无几。诗人生活在同时代,一见其人“退食自公”必然有所触动,想得很多,也许路有饿殍的惨象浮现在他眼前。正因为如此,所以厌恶之情不觉油然而生,“委蛇委蛇”诗句涌出笔端。这第四句“美中寓刺”,可谓点睛之笔,使其人仿佛活动起来:你看他,慢条斯理,摇摇摆摆,多么逍遥惬意。把这幅貌似悠闲的神态,放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便不免显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言外诗人的挖苦嘲弄可以想见: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实则是个白吃饭的寄生虫!三章诗重复这个意思,回环咏叹,加深了讥刺意味。各章三、四两句,上下前后颠倒往复。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本段诗文简洁优美,通过对羔羊皮、革、缝的描述,以及素丝五紽、緎、总的装饰,展现了古人对于质朴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委蛇委蛇"四字生动地描绘出羔羊温顺的形象,而"退食自公"则表现了古人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赞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物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是先秦时期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的缩影。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陈秉常雨中看柳

种得东风柳一千,江山意思日无边。

閒遮一老青春坐,更缚孤舟白日眠。

近水云烟相隐映,他山桃李自嫣妍。

莫辞细雨频来看,争得风光在眼前。

(0)

用筠巢翁韵兼呈翁

酒处能歌未尽陶,还从酒处说功劳。

每因兴去开三径,日对花来醉几遭。

春意满胸成浩笑,花神觌面见挥毫。

南山向晚无真意,只谩悲吟也未高。

(0)

赠童子久住侍父入京

还著小坡随长公,天葩未吐孝经通。

青襟谁不羡童子,白发我徒成老翁。

曝日家声从此大,凌云气魄盖人雄。

曲江清献乡先达,敢道后来无此风。

(0)

次韵答张天祥秀才

十处寻芳九处空,远随溪舫访溪翁。

请还几杖歌春鸟,学制纶竿弄晚风。

几树江山怜晚暮,十年游走羡儿童。

张生来问衡山道,又问衡山孰我同。

(0)

寻梅饮李鸿宅用服周韵

应有花神候水西,晓林香雾隔窗迷。

君谋莱妇肯沽酒,我爱孤山来杖藜。

香影句中无乐府,梅花村里有招提。

东风未到春先到,莫向南枝著眼低。

(0)

晨起将出寻梅·其四

村南叉路细萦蛇,注目寒江不见花。

远树带烟风袅断,长稍离岸石钩斜。

看来欲洗溪边竹,折去须乘水上槎。

买地结庵何处所,老梅今拟作东家。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