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登 戏 马 台 宋 /贺 铸 当 时 节 物 此 山 川 ,倦 客 登 临 独 惘 然 。戏 马 台 荒 年 自 ,久 射 蛇 公 去 事 空 传 。黄 华 半 老 清 霜 後 ,白 鸟 孤 飞 落 照 前 。不 与 兴 亡 城 下 水 ,稳 浮 渔 艇 人 淮 天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黄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黄色的花朵,比喻虚荣、浮华的外表。
荒年(huā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歉收,年景不好的年份。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马台(mǎ tái)的意思:指马蹄踏脚,比喻人才出众,有特殊的才能。
去事(qù shì)的意思:指摆脱烦琐的事务,远离纷扰,不再牵扯其中。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射蛇(shè shé)的意思:用箭射蛇,比喻事情已经成功解决或者已经提前预防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惘然(w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失落、迷茫或困惑。
戏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人任意摆弄、戏弄,失去自主权。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渔艇(yú tǐng)的意思:指渔民用来捕鱼的船只。
戏马台(xì mǎ tái)的意思:指虚构的、不真实的事物或场景。
- 注释
- 当时节:指特定的季节。
倦客:疲惫的旅人。
惘然:迷茫、困惑的样子。
戏马台:古代名胜,此处代指遗迹。
荒:荒废。
空传:仅留下传说。
黄华:指菊花。
清霜:秋霜。
孤飞:独自飞翔。
兴亡:国家的兴盛和衰败。
城下水:河边的流水,象征历史长河。
稳浮:平稳地漂浮。
- 翻译
- 当此时节,山水之间景色如是,疲倦的旅人独自登高,心中充满迷茫。
昔日的戏马台已经荒废许久,射蛇公的故事只剩传说。
秋日菊花半凋零在寒霜之后,孤独的白鸟在夕阳前飞翔。
这些景致不参与历史的兴衰变迁,只安静地浮在淮河上,渔舟悠悠入天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在重阳节登临戏马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深沉之情。首句"当时节物此山川",点明了时令和地点,描绘出秋日山川的景色。"倦客登临独惘然",以“倦客”自比,流露出诗人孤独而心事重重的情绪。
接下来两句"戏马台荒年自久,射蛇公去事空传",通过戏马台的荒废和射蛇公的典故,寓言历史的沧桑和英雄事迹的消逝,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苍凉感。
"黄华半老清霜后,白鸟孤飞落照前",进一步描绘秋景,黄花虽已半凋,但依然坚韧,白鸟孤独飞翔,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不与兴亡城下水,稳浮渔艇入淮天",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兴衰相对比,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归隐之意,希望乘舟入淮,远离尘世纷扰。
整体来看,贺铸的这首《九日登戏马台》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
都尉台边,明妃冢畔,斛珠换得娉婷。
绣段银钗,渔僮合婿樵青。
劝郎莫向临邛去,惹杨花、在处多情。
甚琴堂、化作银河,隔断奴星。
郁金堂上伶仃燕,纵琅琊情死,身未分明。
寄语夫人,从今莫煮仓庚。
叮咛雁姐休为雁,怕断肠、不止今生。
只年年、东阁官梅,自发幽馨。